90分贝的声音有多大?
90分贝的声音大约相当于嘈杂酒吧环境的声音电动锯锯木头的声音。90分贝差不多是人类所能承受的噪音的最高限度了。差不多是更形象点的说,大概是火车在你身边开过公交车在你旁边不断呜鸣,差不多是摩托车距离很近时引擎发动的声音、卡车在你身边飞驰不停按喇叭、离你很近的时候放鞭炮等声音,这种声已经达到震耳欲聋得地步。90分贝声音的影响90分贝的声音属于噪音的范畴了,不光无法睡觉,甚至感到很吵,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神经细胞逐渐受到破坏,长期以往导致听力受损,严重的是使人丧失听力。90分贝噪音对人的影响很大,为了听觉系统的正常,以及身心健康,尽量避免处于90分贝噪音的噪音中。
120分贝的声音有多大
正常情况下,50分贝左右的声音属于正常的室内交流声音,而120分贝的声音已经是正常交流声音两倍还要多,类似于电锯制造出的声音,人的耳朵无法长期承受高分贝的强度。
120分贝的声音有多大
分贝是度量声音强度的单位,110分贝左右的声音是人体开始感觉难受的临界点。
而人体的耳膜如果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的情况下的话,有可能损坏耳膜,越高的分贝越有可能震碎耳膜。
在空气中,为什么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当然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反抗平衡力有关,反抗平衡力就是当物质的某个分子偏离其平衡位置时,其周围的分子就要把它挤回到平衡位置上,而反抗平衡力越大,声音就传播的越快。水的反抗平衡力要比空气的大,而铁的反抗平衡力又比水的大。
声音的传播也与温度和阻力有关。
声音还会因外界物质的阻挡而发生折射,例如人面对群山呼喊,就可以听得到自己的回声。另一个以折射为例:晚上的声音传播的要比白天远,是因为白天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上升的热空气,从而把声音快速折射到了空中;晚上冷空气下降,声音会沿着地表慢慢的传播,不容易发生折射。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每上升/下降5℃,声音的速度上升/下降3m/s。
声音的传播最关键的因素是要有介质,介质指的是所有固体,液体和气体,这是声音能传播的前提。所以,真空不能传声。物理参量有声源离观察者的距离,声源的震动频率,传播介质有关。
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物质的坚韧性的增大而增加,物质的密度增加而增加。如:声音在冰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水的传播速度快,因为冰的坚韧性比水的坚韧性强。
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受温度的影响吗
您好,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会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受到介质温度的影响,原因如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会引起介质粒子有节奏的振动,使介质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声波传播的是该物体的运动方式,即振动。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越高,介质粒子运动速率越快,介质产生疏密变化的速度就越快,传播振动形式的速度就越快,声波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受介质温度的影响。【摘要】
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受温度的影响吗【提问】
您好,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会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受到介质温度的影响,原因如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会引起介质粒子有节奏的振动,使介质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声波传播的是该物体的运动方式,即振动。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越高,介质粒子运动速率越快,介质产生疏密变化的速度就越快,传播振动形式的速度就越快,声波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受介质温度的影响。【回答】
如何算出每个温度的声音传播速度 ?【提问】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理论值V理论 等于 (1+T/273.15)开方 乘以 331.45331.45是0度时的声速T为已知温度的热力学值,就是一般温度值加上273.0525度的话就是25+273.15=298.15【回答】
如何练嗓音让声音变好听?
想把自己的声音变得有磁性好听吸引人必须要下功夫。方法:舌头卷起,舌尖顶住上颚,要坚持时间长,让舌头更灵活而且可以使声音有磁性;每天坚持字正腔圆的朗读,可以很大的提高自己声音的磁性;练习绕口令是锻炼说话嘴发音能力的最好的锻炼方式;模仿自己喜欢的名主持人说话发音也是不错的方法。扩展资料:1、学着“闻花香”,练习胸腹式呼吸方法平常人说话,主要是口腔产生共鸣,但因为嘴巴张开不大,空间不够,因此声音不嘹亮、空旷。对于歌唱家、播音员、配音演员来说,他们的声音之所以“好听”,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胸腹式的科学呼吸方式。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就好比一个人正在闻花香,在吸入空气的同时,腰也随之扩张、膨胀起来,人们此时会发现,腰带紧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住呼吸、腰间也保持膨胀,然后慢慢吐气、不要一下子泄气;等一句唱完,再将这个过程重复,唱下一句。在这个过程中,唱歌的人会感觉到,身体里的气息像拉弹簧一样分为两边,一边的气被提起,一边的气“沉丹田”。在气往下沉的同时,人们应将一般总是耷拉着的软腭(口腔上方,硬腭与扁桃体之间的部位)提起、舌根放下,让更多的气被放出来。气息冲击声带,发出来声音就会变得圆润好听。“诀窍是:发声时口腔打开,保持‘有一定状态’的放松,用气托住声音,在身体两边形成对抗,同时身体中间的‘通道’保持畅通、没有堵塞。”唱歌时,特别是美声、民族唱法,用气显得非常重要。而除了使用胸腹式的科学发声方法,帕瓦罗蒂、彭丽媛这样的知名歌手之所以能飙出如此高音,还在于他们胸腔、口腔,甚至头腔产生共鸣。电影演员读台词时,主要是胸腔、口腔产生共鸣,而歌唱家唱到高音,还会在头腔产生共鸣。此时声音越高,气就越往下沉,用气也就越多。学会了如何呼吸,还得练习如何快吸快吐、慢吸慢吐、快吸慢吐、慢吸快吐。将这些练熟,人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歌声已经与之前产生了很大的区别。2、不断练耳、试唱,练出“音乐的耳朵”“五音不全”,发出的音总是不准,“其实,这并不是嗓子的问题,而是耳朵的问题,听不出音高。”在很多时候,如果将同一首歌听上十几遍,大部分人就基本会唱。可有的人唱得准,有的人就“根本不在调上”;根本原因在于,后者的听觉“有问题”——耳朵听进去后,自己想象出一种音高加以模仿,可因为开始就听得不对,因此模仿出来的也是错的。声乐老师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没有音乐的耳朵”,也就是天生的音准不行。不过,哪怕就是这种情况,后天也可以纠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停地听,一句一句跟着重复。一边进行不断练耳、试唱的训练,一边自己琢磨着声音是对还是错,音准的问题便可以慢慢得到修正。如果市民自己练习唱歌,必须首先学会呼吸,“闻”进来后,开始发声,同时注意保护嗓子,如果发现嗓子疼痛,说明发声方法可能不对;其次是经常听歌、模仿,一句句地琢磨声音对还是错,并注意音准、节奏;最后还要关注吐字,口腔打开、字正腔圆地进行歌唱。在这样经常性的训练下,普通人一般半年就能见到成效。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五音不全也能练出"好声音"?首先要学着练呼吸
训练声音变好听的方法
训练声音变好听的方法:微笑着说话、练习纯舌的力量、练习唇部的弹性和力量。1、微笑着说话。当你微笑着说话,你的声音会变得更加温暖,让人听起来也格外舒服。“引”字的发音,会让你的嘴型最接近微笑的样子。因此,多多练习“引”的发音,慢慢会使你的嘴型养成微笑的习惯,提升声音的暖度。2、练习纯舌的力量。不断发短音“pu”,练习舌头的力量。可以在面前放一张纸,前期练习肯定会有唾液喷到纸上,练到最后纸上不再有唾液。3、练习唇部的弹性和力量。可以通过打啵的那个音去练习,每天至少3组,每组2分钟。一段时间后,唇部力量会得到很好的加强。发声训练注意事项首先,在开始配音发声训练之前,配音演员应该进行全面的身体准备。这包括适当的热身运动和拉伸,以准备身体的肌肉和关节,防止受伤和肌肉疲劳。此外,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有效地运用呼吸和声音产生的技巧。在配音发声训练中,正确的呼吸技巧至关重要。配音演员需要学会通过腹部深呼吸来获得更好的声音控制和稳定性。这可以通过练习腹式呼吸来实现,即在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自然收缩。良好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配音演员更好地控制音量、音质和表达力。
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气体、液体和固体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声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常温(15°)下,钢铁(固体)中的声速约为5200米每秒,液体中的声速约为1500米每秒,空气中的声速,15摄氏度时约340米每秒,25摄氏度时约346米每秒。声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V高>V低(指温度)。光传播速度也由介质决定光的传播速度:V固<V液<V气<V真空。例如:光通过镜片,镜片就是介质;光进入水里,水就是介质。光在水中的速度:2.25×10^8m/s,光在玻璃中的速度:2.0×10^8m/s ,光在冰中的速度:2.30×10^8m/s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3.0×10^8m/s ,(真空是2.99792×10^8m/s ,空气中是2.99×10^8m/s)光在酒精中的速度:2.2×10^8m/s。扩展资料:声音是一种压力波:当演奏乐器、拍打一扇门或者敲击桌面时,他们的振动会引起介质——空气分子有节奏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疏密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这就产生了声波,这种现象会一直延续到振动消失为止。声音作为波的一种,频率和振幅就成了描述波的重要属性,频率的大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音高对应,而振幅影响声音的大小。声音可以被分解为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正弦波的叠加。这种变换(或分解)的过程,称为傅立叶变换。因此,一般的声音总是包含一定的频率范围。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到2万赫兹之间。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狗和蝙蝠等动物可以听得到高达16万赫兹的声音。鲸和大象则可以产生频率在15到35赫兹范围内的声音。声音的传播用量子力学解释便是原子的运动,形成了声波。但这与波粒子等名词没有联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介质
声音传播的方式是什么
问题一:声音传播方式几种 三种啊,固体、液体、气体。平常我们说话当然是通过气体来传播的,所以在真空中,声音是传播不了的,必须借助固体或者液体来传播。
在思考的时候其实是有电波发出来的,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做到别人在思考时发现别人思考的内容。不过相信未来有一天,人类不用开口,别人已经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
问题二:声音是以什么的形式传播的,它是从什么传播到什么的 5分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问题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它以什么形式传播 以波的形式传播
问题四:声音是以什么方式,沿什么向什么传播的 声音是以纵波方式,沿着介质向远方传播。比如足够长的钢轨,敲一下,另一端会听见两次声音。先听见的是声音沿着钢轨,由近到向远传播的,后听见的是沿着空气,由近向远传播的。
问题五:声音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 声音是分子或原子,在它们的间隙之间推拉,推拉又通过分子(原子)表面张力,将推拉能量不断往下传递,从而产生的纵波形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