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大明劫电影

时间:2024-12-17 14:00:27 编辑:阿旭

看了《大明劫》,有什麽感想? 推荐类似《大明劫》这样的电影。重新审视正统历史。

第一个问题,感想么,发现国产电影也不是没有合口味的,大明劫里的很多东西都第一次知道,游医手指上的铃铛,当时的火器,杀人后那甩掉刀上的血,还有当时的人并不知道空气也是病毒细菌传播的一条途径,只是不知道当时得人说的是不是普通话。关于演员的表演方面,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做作的表情和动作,那就可以看了。
第二个问题,我也是在找类似《大明劫》这样的电影,同寻。
第三个问题,“正统历史”,那只有当时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我们只是看个故事,看个电影。故去的事情得看谁讲,影子要看从哪个方向照射过来。
希望国产电影拍的更适合自己写,实在看够老外了。


《大明劫》 影评 大明劫,在劫难逃

刚上映时写的影评,挪过来占个地

周末去看《大明劫》,场内不过五人观看,境况颇为惨淡。两天不过180万的票房,场内通常不足十人,这种情况本就在我的意料之中。

在进口大片与国产商业电影前后夹击中的《大明劫》,作为一部小众,时长,甚至在观众眼中是“没有高潮看不懂的电影”,遭遇可想而知。我走遍影院硬是没找到一张《大明劫》的海报满足我合影的愿望,甚至一些城市的影院根本就不上映。 想来这票房上是没有什么看点了,唯有期待在各个颁奖礼上拿下奖来。

看完大明劫,有不少人跟我说过失望,看不懂。在不了解明史的情况下,看不懂是必然的结果。说是失望还不如说是我们的期望过高,当我们这些明粉,同袍得知这部电影的道具,服装都真实还原历史时,我们的期望就在无形中上升。说实在的,真实的还原道具,服装,难道不是每一个历史剧都应做到的吗? 近年荧幕上各类雷人穿越剧,清宫剧横行,满是槽点的历史剧不堪入目,而《大明劫》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真实还原明末历史的电影莫过于炎炎夏日中的一汪清泉。 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我一直十分期待。无论是冲着导演还是剧情。王竞导演一直颇受好评。无论是《万箭穿心》还是《植物人》都在豆瓣拿到了极高的评分,好评如潮。去年的《万箭穿心》更是达到了8.4的评分,这是国内众多大腕导演多年未达到高度。剧情是我一直研究的明末,进入影院一饱眼福是必然的。

说实在的,在看完预告片之后再看影片,我真想说一句坑爹。预告片中的场面让我热血沸腾 ,而电影整片仅有不足十分钟的战争场面,其余皆为文戏。

电影开场是吴又可使用大黄救治病人,病人家属未用他的药方却反诬陷他,这是大黄的第一次出场。

此后,“大黄”作为影片中的重要线索不断出场,串起了整部影片。 吴又可与老师赵提领争执的原因正是大黄,不被认可的吴又可黯然离去。后他找到瘟疫传播的原因时收到孙传庭的激将,也本着自己的医者仁心 来到军营治瘟疫时,所用药物正是大黄。 粗通药理的孙传庭问 吴又可为何使用大黄这剂猛药。吴又可答:“大黄素有药中将军之称,治症用猛药,对症用之,取其骏快。这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当断则断,错过一线生机,就生死两隔离”。

孙传庭听了若有所思,治病如此,带兵亦如此,当断则断。 展开来说,大黄是治病的一味猛药,吴又可是治军中瘟疫的猛药,而孙传庭,则是大明的最后一味猛药。

说说人物,孙传庭和吴又可这两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在崇祯年间,但我们并不只他们在历史上是否真正有过交集,这是的使得大明劫的历史与艺术加工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平衡。观影之后,我对电影中孙传庭说的话依旧铭记于心。

“明知道这些豪强劣绅强占军田,该征的不能征,该杀的不能杀,投笔从戎十几年,我到底为谁而战?”

“这些,是你们给孙传庭的,这些,是你们给大明的”。

“得民心者的天下,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个十回八回,而我孙传庭一次都输不起”。那一刻,不禁落泪。

赵翼《甘二史札记》《明乡官虐民之害》里曾这么说:“前明一代风气,不特地方有司私派横征,民不堪命。而缙绅居乡者亦多倚势恃强,视细民为弱肉,上下相护,民无所控诉也。

一方面是官僚,乡绅以及一些文人买笑征歌,流连风月醉生梦死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广大民众在垂死挣扎食不果腹。

电影中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的画面正是明末社会的真实写照。 个人的腐化,社会的腐化。宣告了这个时代的破灭。

“铁甲蒙尘三军老,血满中原万鬼新,得失谁算寻常事,挥剑斩却家国仇”杀气腾腾的诗,宣告着大战将至。 “我并非嗜杀之人,但孰轻孰重总得有人判断”我想,这是孙传庭的心声吧。作为一个军人,他注定冷酷,以大局为重,所以,在出征之前,他选择屠杀感染瘟疫的士兵。

“将军,又可是个不知轻重的人”。这是吴又可的话。我想,孙传庭和吴又可本应是惺惺相惜的吧,但是立场的不同,选择不同。吴又可是医者,医者仁心,在他眼里,只有病人和正常人。他无法接受即将医治好的病人就那么活生生被烧死了。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而孙传庭,也并没有派人去追。

同时, 我觉得吴又可与赵提领的争执还体现了一个便是遵循旧制与创新的问题,赵提领遵循祖宗疗法,坚持按照《伤寒杂病论》 ,而吴又可,坚持自己的判断。这未尝不是对当代中医界内部的一个讽刺,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也并不只在中医方面有所缺陷。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 余少群所演的崇祯帝作为一个出场并不多的人物还是可以接受的,我觉得演的还好吧。当近身太监为累倒在龙椅上的崇祯披上衣服时,我的心被狠狠的戳了一下。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崇祯,那个孤苦无依,强烈自尊又强烈自卑的崇祯,那个背负了太多的崇祯。 电影中的两个女性,冯氏与赵氏,演的都很好。尤其是作为孙传庭妻子的冯氏,她心境的不断变化,她将门虎女的风范,演员诠释的很棒 。

孙传庭出关了,战死潼关,马革裹尸而还,冯氏自缢,吴又可回到江南行医著书,终成一代医学大家,崇祯帝自缢。 而大明朝在夕阳中落下了帷幕。

电影中有一处令我并不满意,在原书中,当孙传庭命人烧死瘟疫未愈的士兵那晚,开封城已遭难,孙传庭已知此去必死,而这一部分并未出现在电影中,若是出现,向来是一个极大看点。 有人言及电影血腥,我想说的是,历史就是历史,本应如此,战场从不需要小清新。

电影中的细节非常值得一提,龙袍不再是明黄色,吴又可游医身份的道具,明代官军使用的火铳,火炮,还有制作精良的服饰,这这些年的国产电影中实属难得的佳作。 电影中有个画面至今也很清晰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当孙传庭从牢中放出来,一身大明官服,那是,是韩国朝鲜日本都学不到的大明之风,只需一眼,我便知道,那是我深爱的大明,那个终期一朝276年,不和亲,你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我心中永恒的大明朝。

这部电影,好比经过岁月沉淀的美酒,仔细品味,悠远绵长,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