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孔子拜师

时间:2023-06-30 01:47:33 编辑:阿旭

孔子年轻的时候,已经是远近著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30岁时,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当老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千里,孔子一路上露宿,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见一位70多岁的老人站在一辆马车旁边,穿着长袍,留着白胡子,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走上前去问他是不是老丹先生。老人想知道这个年轻人面前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孔子展示了自己的身份,并要求老子接受自己当学生。老子说: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里迎接你。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要拜我为师?孔子回答:学习没有止境。你学识渊博,和你一起学习会有很大的进步。

从此,孔子每天都离不开老师,老子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

孔子老师-师襄

师襄是春秋时期的古琴家,在卫国当乐官。事实上,孔子让他更出名,因为他是孔子的老师。

公元前496年左右,孔子离开鲁国到卫国,听说师襄是个音乐家,便拜其为师,学习琴曲《文王操》。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听了孔子的演奏,说: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但孔子还是要继续练这首歌,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再弹给老师听,师襄又说,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但孔子还是要继续练习这首歌,所以重复了好几次。孔子认为仅仅弹出音乐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掌握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音乐意境。师襄正是利用学生不厌其烦的学习精神,让他们发挥主动作用。

孔子老师长虹

长虹是周朝著名的政治家。他没有参加考试。他死于公元前492年。他的事迹见于《左传》和《国语》。据《国语》报道,长虹是周景王、周敬王大臣刘文公的医生。他死于国难,因为保周抗敌。后来,神话传说,长虹死后三年血化为碧玉。血化为碧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中,后人所说的“碧血丹心”起源于此。

长虹不仅是周朝的政治家,而且擅长娱乐。孔子进入周期时访问了长虹,这证明了长虹和孔子同时比孔子大。关于孔子对长虹的访问,《大戴礼记》说:“孔子适度,对老丹的访问,对长虹的学习。”也就是说,孔子不仅是“访问”,而且是“学习”对长虹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