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中印最新冲突最新消息

时间:2025-01-01 03:30:42 编辑:阿旭

中印边界争端最优解决方案?

一、教训印度如果想给印度一个教训,事情的结果是明摆着,因为中方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但无论如何,谁也不愿意真走到战争那一步。应对疫情、拯救国民生命,应是印度的当务之急。二、和谈那么和谈呢?中方已经明确表示,要求印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和谈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时也强调,双方应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中印边界特别代表会晤机制、边防部队会晤机制等既有渠道,就妥处边境事态加强沟通协调。但前提是印方要端正态度,严惩肇事责任人,严格管束一线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挑衅性举动。在事涉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上,别再搞这种耍无赖的小把戏。扩展资料:延伸阅读9月14日中印外长在莫斯科签订五点解决分歧方法时刻,莫迪却对当前的中印边境对峙发表了最新讲话,他在讲话中呼吁印度议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支持正在前线部署的印度军队,莫迪表示国家将与前线士兵共进退。16日,外国记者质问中印外交部发言人,为何中印外长答应解决分歧,中印边境军队却没有分离?1962年中印战争就是10月打的,越往后,中印越紧张,越可能冲突。中印之间经过2017年洞朗对峙,2020年边境斗争,双方和平的基石已经失去了,印度此时撤军就算中国不“击其惰归”,民粹主义印度国内,莫迪也无法交代。再晚一些撤军,印度那糟糕的后方交通,应该会损失不少生命的。据说班公湖第四指,中国已经建好永久营地,印度必须留下一些军人与中国做伴,否则来年2月,未定国界,中国一定会前出一定距离,这是印度不可接受的现实。

中方公布涉加勒万河谷冲突消息出于什么考量?

中方公布涉加勒万河谷冲突消息公布事实真相,有利于人们了解事实真伪和是非曲直,这也是对卫国戍边英雄烈士的应有敬意。2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此事提问称,今天解放军报刊发了一篇综合性的报道,证实中印在去年6月的边境冲突当中,中方有4名官兵牺牲,1名团长受重伤,请问中方在此时公布相关消息的考量是怎样的?对此,发言人华春莹在回应中称,国防部的发言人任国强已经就报道边防斗争一线官兵先进事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我们都知道,去年6月份发生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的事件,这个事件的责任不在中方,这个事件也造成了人员的伤亡,中方为了维护两国两军关系大局,推动局势降温和缓和保持了高度的克制,体现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担当,但是印方多次渲染和炒作有关的伤亡事件,歪曲事实真相,误导国际舆论。扩展资料中印边境冲突视频首次披露2月19日,《解放军报》刊发了反映中印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先进事迹的报道,证实在去年6月的中印边境冲突中,中方有4名官兵牺牲,1名团长重伤。同时报道称,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参考资料来源:环球网-中方公布涉加勒万河谷冲突消息出于怎样考量?外交部回应

中印边界冲突的全部过程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 1960年6月到12月,中印两国官员举行会晤,分别提出和审查对方提出的边界主张的论据。我方用大量确凿的材料论证中国所指的传统习惯的中印边界线是有历史和事实根据的。但印方主要根据英国旅行家、冒险家的显然不足为凭的材料,硬说“麦线”是中心边界东段的传统习惯线,硬说历来在我国管辖下的阿克赛钦属于印度。由于印方坚持其狂妄主张,毫无解决问题的诚意,使两国官员的会晤也没有取得结果。 为避免边界局势进一步恶化,从1962年8月至10月,中国曾反复建议中印双方在官员报告的基础上讨论中印边界问题,但印度却坚持要中国从西段自己的大片领土上撤出,甚至要中国东段撤出位于“麦线”以北的扯冬地区以北作为同意谈判的先决条件,这就断然关闭了和平谈判之门。 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在新德里声称: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12日,他公开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全部“清除掉”。14日,印度国防部长口称: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接着,他又乘飞机赶到靠近中印边界东段的印境提斯浦尔城,进行军事部署。随即,印军在东段大量增加兵力。17、18两日,入侵印军在东段和西段边境上,向中国边防部队进行猛烈炮击,挑起了大规模的边界武装冲突。 这次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嵴”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之脉南侧地区进行的。该地区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烯少,交通不便。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作战行动有严重的影响,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作战(10月20日至28日) 自卫反击作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地区进行。印军部署的兵力有1个军部、1个师部、4个旅部、21个步兵营,总计约22000人。印度陆军原是英国殖民地军队,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北非、南欧、东南亚诸战场作过战,自吹嘘为“打遍欧、亚的劲旅”。与我作战的印度第四师号称“王牌部队”,是“印军编制、装备、训练的试点部队”。第一一四旅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受过山地战训练。这些部队在印度陆军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战部署是:东段,第七旅4个营部署在克节朗地区;炮兵第四旅两个步兵营配置在棒山口、达旺地区;第四师战术司令部及1个营位于吉米塘、下地地区;第五旅8个营分布在“苏班西里边区”、“西安边区”和“鲁希特”;第四军军部和第四师师部位于提斯普尔。西段,印军第一一四旅以5个营分散配置在边境全线,其中1300余人分布在入侵战境的43个据点;旅部及1个营位于列城。印度的企图是:在东段,依据正侵占所谓“麦线”以南和以北的克节朗地区,继续向西藏内地扩大侵占范围;在西段,依托其入侵的43个据点,继续向我境内蚕食,逐步侵占新疆阿克赛钦地区。 中国边防部队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克节朗地区印军的进攻,然后歼灭克节朗地区和可能由达旺地区来援之敌;以新疆1个多团的兵力,首先粉碎印军进攻,然后歼灭侵入加勒万河谷和红山头之敌,并视情况扩张战果;同时,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区部队,向当面之敌反击,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 中国边防部队第一阶段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军事斗争正处于十分有利的态势。但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立场,为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缓和由印度当局造成的严重局势,于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印度政府在第一阶段作战中虽遭惨败,但仍不认输,悍然拒绝了我国政府的三项建议公然要求恢复到1962年9月28日以前的即印军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后的边境状态,攻击中国的和平建议是“一种骗局”。印度政府进一步掀起反华浪潮,加紧战争动员和准备。,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日夜向边境增派军队,赶运武器,一心与我国再作军事较量,与我军一决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