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伪劣商品

时间:2025-01-01 07:11:41 编辑:阿旭

伪劣产品是不是商品?

一、伪劣产品
1、伪劣商品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指标达不到我国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要求,甚至是无标生产的产品。
2、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被假冒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二、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6月中有明确规定:
1、失效、变质的商品;
2、危及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商品;
3、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商品;
4、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和伪造许可证标志的商品;
5、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或以旧充新的商品;
6、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
三、伪劣产品是不是商品
1、从法律上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明显是违法行为,应坚决予以打击。
2、从道德上看,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不道德的行为,应予以谴责。
四、抛开法律和道德,单从商品概念上讲,要区别情况看待:
1、如果某产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只是假冒名牌产品,那当然是商品。
2、如果某产品本身有质量问题,但仍旧可以使用(比如一些劣质衣服),那也应该是商品。
3、如果某产品本身有质量问题,而且根本无法使用,或者回严重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如假白酒、有毒大米等),那说明它没有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


假冒伪劣产品是不是商品

一、假冒伪劣产品是不是商品1、假冒伪劣产品属于商品。假冒产品通常是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一般产品只要进入流通领域就属于商品,国家特殊规定禁止的除外。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如何辨别假冒伪劣产品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鉴别方法:1. 对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潢等特殊标志真伪进行鉴别;2. 通过感官品评或其他简易手段进行鉴别;3. 按照国家标准对商品理化、卫生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4. 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特长,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本企业或行业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进行鉴别。扩展资料:常见形式:(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二)假冒他人商品的产地、企业名称或代号的商品;(三)虚构企业名称的商品;(四)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五)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六)名称与质地不符、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或者主要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七)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冒用许可证标志的商品;(八)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的商品;(九)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旧充新的商品;(十)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十一)无标准、无检验合格证的商品;(十二)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商品;(十三)未按有关规定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的商品;(十四)处理商品(含次品、副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其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或“次品”、“副品”、“等外品”)字样的商品;(十五)生产、经销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或未按规定提供使用说明的商品;(十六)限期使用的商品而未标明或未如实标明生产日期和失效时间的;(十七)未按规定标明产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和其他项目的商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假冒伪劣商品

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

一、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标准是什么1、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标准,具体如下:(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6)失效、变质的;(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二、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标准是什么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3、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4、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