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鲇鱼对宁波影响大不大
17号台风“鲇鱼”对宁波影响较大,狂风暴雨。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3日上午8时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26日上午加强为强台风级,27日下午14时10分登陆台湾花莲沿海(最大风力14级);在穿过台湾海峡后,于28日凌晨4时40分在福建泉州的惠安县沿海再次登陆(最大风力12级);28日12时减弱为热带风暴,并在28日夜间进入江西南部,逐渐减弱消失。
17号台风鲇鱼对宁波有影响吗
17号台风“鲇鱼”对宁波肯定会有影响的,但多大影响目前还不好预测!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于9月23日上午8时在西北太平洋生成,随后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以东洋面靠近,26日上午已加强为强台风级,预计27日中午前后登陆台湾台东到花莲一带沿海(风力15~16级),随后移入台湾海峡,逐渐向闽粤沿海靠近,并将于28日凌晨至上午在福建惠安到广东汕头一带沿海再次登陆(风力11~12级)。受其影响,9月26日至30日,台湾、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江苏等地将有强风雨。
台风“鲇鱼”是否是五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台风?
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10.8m/s~17.1m/s(风力6~7级)为热带低压,达到17.2
m/s
~24.4
m/s(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达到24.5
m/s
~32.6
m/s(风力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达到32.7
m/s
~41.4
m/s(风力12~13级)为台风,达到41.5
m/s
~50.9
m/s(风力14~15级)为强台风,达到或大于51.0
m/s(风力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
而2010年第13号台风“鲇鱼”,1013,10月23日09时位于北纬23.5°、东经117.9°,最大风速40m/s,中心气压965hPa
。所以只能算是台风。还不能算是超台风。只是目前对中国来说算是大的一个
求 超强台风“鲇鱼”最新情况!
官方资料:
夏威夷方面:中心附近持续风速140kt(72m/s,17级以上),气压918mb(00UTC),超级台风(Cat.5,17日08点)
东京方面:中心附近持续风速110kt(55m/s,16级),阵风155kt(80m/s,17级以上),气压915hpa(00UTC),猛烈台风(17日08点)
北京方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60m/s(17级),气压920hpa(12UTC),超强台风(17日08点)
(备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采用1分钟平均风速,区域气象负责中心日本气象厅采用10分钟平均风速,中国大陆中央气象台采用2分钟平均风速)
系统现状:
存在地域:菲律宾马尼拉之东北方约850km,广东汕头之东南方约1250km的太平洋远洋洋面上
经纬度:18.7°N 127.5°E(北京时间17日8点的定位。鲇鱼拥有一个极细的针眼,定位精准度极高)
强度:猛烈(超强台风)
中心实测气压:908hpa(9点的飞机穿心实测)
尺度:中型
15m/s以上的强风圈半径:东侧400km,西侧330km
25m/s以上的暴风圈半径:150km
33m/s以上的飓风圈半径:70km
所处区域海表温度:极高,29-30℃,可以支持CAT.5以上的超级台风
所处区域风切变情况:微弱,5-10kt,且超强台风自身能改善风切变情况
南亚高压状态:位于南海北部到缅甸
西太副高状态:楔子型,鲇鱼北侧有弱点,目前给予台风的引导气流大致西-西南
东亚西风槽状态:东亚沿岸125°E深槽位,但正北收;85°E有小涡将绕流快速东下,后槽值得注意
当前移动趋势:西,快速行进(20km/h)
系统预测:
巅峰强度: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20kt(60m/s,17级风,10分钟平均风速),超强台风
巅峰时刻:18日凌晨
路径:略呈西南西快速移动,扑向吕宋东北部并登陆吕宋;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擦过吕宋的可能。最大可能在进入南海后陷入比较微妙的形势之中
简述:
1.1013号台风鲇鱼(Megi)在2010年10月13日晚上20点在菲律宾以东远洋生成。而后,系统稳健地增强,逐渐发展出一个非常细小(尺度不大于3km)的针形风眼,最终于16日晚上开始迅速爆发。16日20点,生成3日后,鲇鱼增强为强台风;17日凌晨8点,生成84小时后,鲇鱼增强为超强台风(北京从17日晨5点到8点,强度一举提升了12m/s,从48m/s提升到60m/s)
2.(*)目前还没到鲇鱼真正的巅峰时刻。据信,在18日凌晨,在南侧的高空急流通道也打通之后,鲇鱼还有进一步爆发增强的可能,如果有飞机实测,各家机构的评价完全可能打破封顶(目前的封顶强度是:中国65m/s,日本115kt,美国160kt),并极有可能出现低于900hpa的中心气压实测。
3.鲇鱼的等级,相当于2006年的西马仑,2007年的圣帕,2008年的蔷薇,2009年的妮妲。
4.鲇鱼目前快速西行,趋向吕宋岛或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撞上吕宋岛,那么超强的强度很可能不保,将减弱成强台风或台风;如果擦过吕宋进入南海,则它将成为2000年后进入南海的最强台风,对华南沿海可能造成极大的威胁。
5(*).决定进入南海后,后期台风鲇鱼的动向的关键环流因子,是西风后槽和副热带高压。
a.目前一般认为,西风后槽正从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关键区绕过蒙古脊,绕流加深东下,在24-36小时内造成目前的楔型副高断裂,鲇鱼陷入鞍型场中;
b.鉴于目前鲇鱼的高速度,届时多半已经位于南海东部,强度暂难断定;
c.海南附近的热带扰动减弱,孟加拉湾气旋风暴尚未形成;西南季风有暂时加强趋势,如果有效汇入系统,鲇鱼将扩大环流成为一个大型台风;
d.尽管引导气流不明确,但是目前主流数值预报一般认为,鲇鱼进入南海后会西行,角度略有偏折,趋向南海西部或西北部;但是,在南海东部转向或滞留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6.鲇鱼已经是今年最强的台风,而且强度还将进一步增强。因而,如果它以70%的强度进入南海,也还将对从台湾到海南的沿海地区形成莫大的威胁。随着环流形势的明朗化,世纪气象(21CMA)将考虑在鲇鱼进入南海后,对系统发出威胁提醒信号(TCTA或STTA,甚至SuperTTA)
备注:带(*)号的简述内容,仅供气象爱好者参考,公众可以无视相关内容
2015年第几号台风对福建闽南影响最大?
2015年13号台风“苏迪罗”。
2015年,共有6个台风登陆或影响福建,较常年(6.9个)略偏少。其中2个登陆台风,分别为13号台风“苏迪罗”和21号台风“杜鹃”,登陆个数较常年(1.6个)略偏多。
超强台风苏迪罗(英文名:Typhoon Soudelor)是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气旋,于07月30日20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强度逐渐加强,08月02日进入快速强化期,08月03日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尔后达到其巅峰强度17级以上(65m/s) ;08月08日凌晨,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m/s)在台湾省花莲市登陆,并于同日晚22时以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m/s)在福建省莆田市登陆,进入内陆后逐渐减弱,08月09日减弱为热带低压,08月10日17时停止编号。
苏迪罗在中国台湾省登陆带来的暴雨和狂风造成大范围电力供应中断,以及至少8人死亡、420人受伤;中国东部地区则因百年一遇的降雨导致洪水和山体滑坡,有至少26人丧生,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由于台风“苏迪罗”给中国东部造成严重灾害和经济损失,2016年的第48届台风委员会议上,“苏迪罗”(Soudelor)被除名,替代名称将于2017年的第49届台风委员会会议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