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长芦盐区

时间:2023-06-30 16:36:01 编辑:阿旭

一、中国最大的盐田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的长芦盐场。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

二、长芦盐场是我国四大盐场之一,也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位于渤海岸,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由长芦汉沽盐场、长芦海晶集团、长芦大清河盐场、长芦南堡盐场等组成。

1)长芦盐区:长芦盐区的盐场主要分布在乐亭、滦南、唐海、汉沽、塘沽、黄骅、海兴等县区内。2)辽东湾盐区。3莱州湾盐区:该区是山东省海盐的主要产地。4)淮盐产区: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

我国食盐的产地分布很广,从东北到海南、台湾,从新疆、青海、川藏到内蒙,出产着种类繁多的盐:海盐、井盐、岩盐、池盐等。其中辽宁、山东、两淮、长芦各盐场盛产海盐,自古闻名。井盐则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四川自贡市的自流井最为有名,岩盐产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很多咸水湖,盛产池盐,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据统计,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池盐,足够我国十二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其他如青海茶卡盐池、甘肃吉兰泰盐池、山西解池都是著名的池盐产地。

在我国的主要产地是西北部的青海、内蒙古、新疆、山西等省区,约占我国盐业总产量的17%多一点。除海盐之外,尚有井盐、矿盐(岩盐)、湖盐等不同种类,其中海盐为我国盐业的主要盐种,约占整个盐业产量的六成以上,井矿盐约占30%,湖盐约占10%。

长芦盐场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其中以塘沽盐场规模最大,年产盐119万吨。长芦盐场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天津市唐沽区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长芦盐场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其中以塘沽盐场规模最大,年产盐119万吨。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长芦盐场形成原因:盐场的分布受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影响。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因为这一带有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是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条件: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长芦盐区的开发历史悠久。远在明朝时期,在沧县长芦镇就设置了管理盐课的转运使,统辖河北全境的海盐生产。到清代,虽然将这一机构转移至天津,但是袭用旧名,一直称长芦盐区。这里海滩宽广,泥沙布底,有利于开辟盐田;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海水浓缩;这里盐民善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具有丰富的晒制海盐经验。上述这些条件,都为该盐场大规模发展制盐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长芦盐场所产之盐,数量大,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中外驰名。

中国有四大盐场吧

(1)长芦盐区:长芦盐区的盐场主要分布在乐亭、滦南、唐海、汉沽、塘沽、黄骅、海兴等县区内。其生产规模(包括盐田面积、原盐生产能力和盐业产值等)占全国海盐的25%~35%。1988年原盐产量为415万吨,占渤海区海盐产量的502%。从长芦盐区的开发现状看,天津滨海的塘沽、汉沽等盐场扩大的余地不大,随着城镇、港口工业的发展,还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但黄骅、南堡、大清河等盐场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2)辽东湾盐区:辽东湾盐区有复州湾、营口、金州、锦州和旅顺5大盐场,其盐田面积和原盐生产能力占辽宁盐区的70%以上,1988年原盐产量达2057万吨,产值达28亿元。

(3)莱州湾盐区:该区是山东省海盐的主要产地,包括烟台、潍坊、东营、惠民的17个盐场,盐田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1988年海盐生产量为2939万吨。莱州湾盐区从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在国内各盐区中处于先进地位,主要盐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高达73吨/公顷,列北方各海盐区单产之首。

(4)淮盐产区: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跨越连云港、盐城、淮阴、南通4市的13个县、区,占地653平方公里。江苏海岸带有全国最为广阔的沿海滩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海盐生产。 五大农展会快速准确的农业信息正成为政府引导农业生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鉴于全国农业信息资源标准不规范共享程度低的现状,农业部31日在此间宣布,今后要逐步解决农业信息的“信息孤岛”与“网站雷同”问题,重点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等五大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将产销、供求等信息及时传递给亿万农民,调动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上表示,目前全国的农业信息覆盖面不宽,仍有近四分之一的县没有建立起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一半以上的乡镇没有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农业信息对政府宏观决策的支撑,对农户生产经营服务的引导,在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监管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横向“信息孤岛”与纵向“网站雷同”问题突出。范小建说,横向的“信息孤岛”表现在涉农部门的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交换制度不完善,不能实现涉农信息共享。纵向的“网站雷同”表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农业信息网站内容雷同,没有各地的特色,甚至有些信息没有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

为此,农业部决定,今后将在全国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供求和推介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和农业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在未来几年内,通过这五大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开发和整合国内、国际资源,建设一个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在全国31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农业数据中心,90%以上的县建立起农业信息平台,70%以上的乡镇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通过建设市场监管系统,实现部省两级对农药、兽药、饲料、农机、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的认证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处理;通过行政和技术等措施,基本实现国际、国内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