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颅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介绍如下:颅拼音:lú;部首:页。颅组词:头颅、的颅、颅骨、豹颅、圆颅、额颅、当颅、确颅、颅腔、彘颅、犀颅玉颊、方足圆颅、霜颅雪颔、方趾圆颅、颅内压、圆颅方趾、颅内压、颅脑、颅盖、圆颅、犀颅玉颊、枯颅、秃颅、髡颅、颅颡。康熙字典:《广韵》落胡切《集韵》《正韵》龙都切《韵会》笼都切,𠀤音卢。《玉篇》《博雅》曰𩑒颅谓之髑髅。又通作卢。《前汉·武五子赞》头卢相属于道。 《集韵》或作髗。《六书故》作𩔺。说文解字:【卷九】【页部】颅。颅,首骨也。从页卢声。洛乎切。说文解字注:颅也。各本作颅骨也五字。今依全书通例正。汉书武五子传作卢。从。卢声。洛乎切。五部。方言集汇: (形声。从页( xié),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头盖骨);同本义: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战国策·秦策四》;如:颅脑(头骨和脑子);头,头颅:俽余志之精锐,拟青颅而点项。——《文选·潘岳·射雉赋》; 额头:头陷颅碎。——《后汉书·马融传》; 又如:颅颡(额头)
颅的组词和拼音?
1、颅骨(lú gǔ)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3对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及舌骨外,其余各骨彼此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起着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2、头颅tóu lú,指人体的脑袋,包括活人和死人。3、颅内压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强,正常为100-150毫米水柱,10-15毫米汞柱。 根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南p325,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min。4、颅腔是指由头部的皮肤、肌肉和8块脑颅骨(额骨1、顶骨2、蝶骨1、枕骨1、筛骨1、颞骨2)围成的腔。5、丰颅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g lú,解释是犹大头。
颅的拼音组词部首
拼音:lú,部首:页,相关组词:头颅 颅骨 颅腔组词解释头颅:[ tóu lú ](名)脑袋;人的头:抛~,洒热血(喻指壮烈牺牲)。颅骨[ lú gǔ ](名)构成头颅的骨头,包括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等。颅腔[ lú qiāng ]由颅骨借缝隙或软骨紧密相连构成的腔隙,以容纳、保护脑、感觉器官及消化、呼吸器官的起始部笔顺释义〈名〉(形声。从页(xié),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头盖骨)同本义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战国策·秦策四》如:颅脑(头骨和脑子)头,头颅俽余志之精锐,拟青颅而点项。——《文选·潘岳·射雉赋》额头头陷颅碎。——《后汉书·马融传》又如:颅颡(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