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0克意味着什么?
食物包装上“反式脂肪酸0克”,这可能意味着该食物仍含有0.5克以下的反式脂肪酸,应尽量避免配料表有氢化植物油的食物。国家规定,食品配料中如果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在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或100ml,可以标注为0。这意味着,即使标示0,食品中可能依然存在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的来源需要注意反式脂肪酸的来源为氢化植物油、起酥油、人造黄油、精炼植物油等,这些油脂主要用于饼干、面包、蛋糕、酥饼、薯条、薯片、小零食等加工食品。在加工食品标签的配料表中,氢化植物油常常写为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如果某产品配料表中有这些成分,那么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该产品就必须在食品标签的营养成分表中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怎样形成的?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
简单来说,反式脂肪就是通过氢化处理把液态的植物油变成固态或半固态的油脂。它的名字来自于它的化学结构。反式脂肪分子包含位于碳原子相对两边的反向共价键结构,和顺式脂肪相比,这种反向分子结构不易扭结。与未经处理的植物油相比,人造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使食物口感更酥松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生产点心、饼干、面包、蛋糕、炸薯条、甜甜圈及其他煎炸食品中。
所谓“反式脂肪”,可分两类:一类是天然的,一类是人工制造的。天然的就是牛羊肉和牛羊奶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不高,且经研究证明没有什么危害;另一类是在油脂的加工和烹调当中产生的反式脂肪,它的坏处已经有充足证据。所以,牛羊肉、纯牛奶和纯奶酪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人工制造的反式脂肪又分两类,有意生产出来的,以及无意中生产出来的。“有意生产”反式脂肪开始于1910年。氢化技术可以人工控制产品的软硬度,让液体的大豆油可以变成猪油或黄油的硬度,甚至是石头的硬度。这些产品还可以与其他配料调配在一起,做成种种口味迷人的食品原料,比如焙烤业离不开的起酥油, 比如在各种冲调粉末产品中大行其道的奶精等等。问题是,如果氢化过程不完全,其中或多或少地会含有“反式脂肪酸”,简称为“反式脂肪”。
另一类“无意生产出来的”反式脂肪,是在油脂的加工或烹调过程当中产生的。只要是液态的油脂,都富含各种“不饱和脂肪酸”。用180℃以上的温度长时间加热,比如油炸、油煎等过程当中,都会产生反式脂肪。加热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
食用反式脂肪将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因为它可令“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并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世界各地的健康管理机构建议将反式脂肪的摄取量降至最低;一般认为,经过部份氢化的植物油和纯天然的植物油相比,前者对于健康造成的风险较大。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在其《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实施全球战略》报告中,重申要‘逐步消除转脂肪酸’。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食中仅应包含极小量的反式脂肪,低于每天摄取热量的1%。以一个每日消耗2000卡的成人而言,这个量相当于每天摄取不超过2g。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于2006年刊登了一份反式脂肪相关研究总结报告,指出只要摄取极低量的反式脂肪,就会大幅提高得冠心病的风险。该研究显示,美国因心脏疾病而死的人当中,每年有三万到十万人可以归因于食用反式脂肪。
在著名的长期多对象医学研究护士健康研究中,研究者在14年期间发现参加该研究的十二万名护士中发生了900次冠心病发作的相关事件,并统计出相对于从碳水化合物取得热量,每增加2%的反式脂肪热量摄取,冠心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94倍(增加15%的饱和脂肪酸摄取才能得到类似效果)。
200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取反式脂肪与饱和脂肪酸会促进阿兹海默病的病情发展。
2007年的一项研究指出,相对于从碳水化合物取得热量,从反式脂肪摄取的热量每增加2%,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风险将增加72%。
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多吃反式脂肪的人,情绪比较易怒,行为也较有攻击性。
反式脂肪酸包括哪些
反式脂肪酸包括:炸薯条、炸鸡、糖、奶茶、咖啡等。
反式脂肪酸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反式双键中与形成双键的碳原子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位于碳链的两侧,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氢原子位于碳链的同侧。
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在加压和镍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硬化,从液态不饱和脂肪酸变成固态或半固态的饱和脂肪酸。但在处理过程中,植物油中一部分不饱和脂肪酸从天然构架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转变成了反式不饱和脂肪酸。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是什么?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氢离子出现在碳链两侧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脂在氢化的过程中将部分脂肪结构改变所造成,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如下。一、反式脂肪酸的来源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于自然和加工。主要的天然原料来自牛肉、羊肉、脂肪、牛奶和乳制品,而加工原料主要是从植物油的氢化、精练过程中获得;此外,在煎、炒、烹、炸的过程中,如果油的温度太高,时间太久,也会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生成。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反式脂肪酸引起肥胖,肥胖是女人最令人厌恶的一种生理现象,它不仅会对身材造成不良的影响,还会对她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而反式脂肪酸在人体中很难消化,很容易在身体里积累,特别是在肚子里,从而导致肥胖。反式脂肪酸引起心血管疾病,如血栓。懂血栓的人都清楚,有血栓的患者,必须要严格控制自己的脂肪摄入。这是因为如果吃太多的脂肪,会导致血液粘稠,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形成血栓。而且,在各种脂肪中,反式脂肪酸很难在体内转化为其它的小分子,对血液造成的伤害更大。反式脂肪酸影响生育与发育,反式脂肪酸是一种很难消化的物质,它会在体内滞留很长时间,从而影响到人体的内分泌。例如,对男性来说,反式脂肪酸会影响到正常的雄性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到“小蝌蚪”的活性,进而导致男性的生育能力下降。青少年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身体产生对脂肪的排斥,导致身体不能吸收必要的脂肪酸,从而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