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队打过国内顶级联赛么?
打过,89年以当年甲B联赛(非职业)冠军的身份升级,同年以亚军的成绩和河南队一起升入甲A的是现在中国足坛的霸主之一--大连队,90年的时候是专业联赛的甲A球队,因为大量的老球员功成身退,在升级的第一年就降级了,其次建业是职业足球联赛以来唯一没有换过名字的球队!!而且明年又要打了!职业联赛是在94年开始的,但是中国从1956年就有了全国联赛,只不过从94年开始叫职业联赛而已,80年代辽宁就是在专业的全国联赛中夺得的十冠王!
中国最早的留洋运动员是哪位在什么时候呢?
上世纪80年代,谢育新赴荷兰、柳海光和贾秀全赴当时的南斯拉夫游击队踢球,应该算是开了中国足球运动员留洋的先河。职业联赛开始后,杨晨、谢晖、范志毅、孙继海等球员先后赴欧发展,掀起了一次留洋高潮。其中,杨晨算得上是成功的一个,虽然只是主力替补的位置,但他让中国球员看到了希望。进入19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孙继海再次出征英格兰,李铁、李玮峰、邵佳一也加入留洋的行列,掀起了中国球员第二个留洋潮。但是大部分球员的留洋经历是失败的。他们的经历让人们开始对中国球员的留洋进行反思。综观中国球员的留洋实践,一些欧洲顶级联赛成为主要目标。而这些俱乐部招入中国球员的目的,包含了炒作成分,意在打入中国球员背后巨大的中国足球市场。但这些引进失败的例子,也让欧洲俱乐部在引进中国球员时更加小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中国球员留洋的难度。
柳海光的个人简介
柳海光是当时中国足坛首屈一指的高中锋,身高1.86米的他跑动积极,活动范围大,门前的抢点攻门更是拿手好戏。柳海光9岁就开始与足球接触,他在1979年入选了上海少年队,2年后入选中国青年队,并随球队赴阿根廷受训三个月。1983年,柳海光代表中国青年队参加了在墨西哥举行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他于同年入选国家队,并一直担任球队的主力中锋。高而不笨,射门意识强,左右脚均衡,作风硬朗,这些都是柳海光的鲜明特点,再加上他那炉火纯青的头球功,球迷们对其冠以了“三条腿”的美名。1986年,柳海光荣获全国甲级联赛最佳射手,同年他代表上海队参加第十五届泰国王后杯足球邀请赛,帮助球队站到了冠军的领奖台上。1987年,柳海光入选全国最佳阵容,但真正令他“一球成名”的,无疑是中国与日本那场关键的1988年奥运会出线争夺战。时任中国国奥队主教练的高丰文喜欢在锋线上使用一高一快的组合,而那名“高人”当然非柳海光莫属。在汉城(现首尔)奥运会男足亚洲区东区决赛阶段比赛中,中国队将尼泊尔、泰国等弱旅揍得满地找牙,却在主场与日本队的比赛中0-1败下阵来。在1987年10月26日中国与日本的最后战役中,柳海光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人物。比赛进行到第38分钟,近门柱的柳海光接到段举的传球后,以一记强有力的狮子甩头攻门得手,为中国队首开纪录。此后快马唐尧东打入了第二球,中国队在客场2-0战胜日本,历史上首次获得了奥运会男足比赛的入场券。本场比赛结束后,柳海光迅速成为了球迷的新宠,他不仅获得了“抗日英雄”的称号,而且还被评选为最受球迷喜爱的国脚。参加过第14届和第15届世界杯预选赛、前中国队主力中锋柳海光作为两届世界杯元老,80年代叱咤中国足坛的风云人物,柳海光也曾被人们寄予了希望,而他本人也朝着这个梦想不懈努力着。“由于他的进球,当时的国奥队战胜了日本队,历史上首次打入奥运会决赛。而两次冲击世界杯,我也打进多粒入球。但是“5·19”的悲剧、黑色三分钟使其梦想残酷地破灭了。”
1988年打进奥运会的中国男足名单?
1988年中国男足名单
一九八八年中国足球队名单:(第九届亚洲杯决赛、24届奥运会决赛、釜山)
领队:年维泗
教练:曾雪麟、高丰文、胡之刚、肖笃寅
守门员:张惠康、孔国贤
后卫:朱波、贾秀全、郭亿军、麦超、高升、张小文
前卫:段举、唐尧东、谢育新、李辉、王军、朱平
前锋:马林、柳海光、王宝山、吴群立、崔光日、霍建霆
中国足球第几次进入奥运会足球决赛
第二次,上一次是20年前汉城奥运,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对两负一平未进一球小组未出现。
在亚洲区的预选赛中,中国队以5胜1负的成绩最终取得了进军汉城的资格。尤其是在与老对手日本队的两回合较量中,尽管在中国广州举行预选赛的比赛第一回合中,日本队凭借中山雅史的一粒头球以1∶0取胜;但在东京举行的次回合比赛中,中国队靠柳海光和唐尧东的进球2:0战胜了日本队,首次取得了奥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资格。
然而在奥运赛场上,中国先以0∶3败于原西德队;又以0∶2败于瑞典队;0∶0平突尼斯队后中国队被淘汰。高丰文及他的弟子们从汉城抱憾而归,决赛阶段一球未进遭淘汰战绩却让国人大感“蒙羞”,新闻界也将这届国奥队评为“最没有进取心的队伍”。
1988年汉城奥运会
主教练:高丰文
教练:胡之刚、肖笃寅
队员:张惠康、杨宁、贾秀全、朱波、麦超、李辉、池明华、唐尧东、郭亿军、谢育新、柳海光、马林、段举、李华筠、吴育华、山春季、秦国荣、高升、王宝山、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