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真实故事吗?
其实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斑马是断了腿的水手,猩猩是妈妈,豺是那个鄙视亚洲人的法国厨子。厨子太饿了所以杀了受伤的水手,妈妈看不下去说了他,但是也被杀了。其实那做浮岛是妈妈,狐獴是妈妈身上的蛆,那颗牙是他意识到了自己吃掉了妈妈,那个湖是他在消化。
但是他不愿意面对,因为他一直吃素(李安好像也是也是这样的),所以不愿意面对血腥,但是又无可奈何,所以把这件事情想成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其他的你可以看百度百科 有故事的详解
π原名不叫π的 他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因这样特殊的生活环境,少年派对信仰与人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在派17岁那一年,他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他也必须离开他的初恋情人。
主人公帕特尔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在后来举家迁往加拿大时,在船上他们遇见一位残忍成性的法国厨师,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因为父亲打算把它们趁机以高价卖掉。然而货船中途沉没,帕特尔的家人全部遇难。
日本货轮失事,帕特尔和救生艇被船上掉落的斑马砸进海里,他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于是,他开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历程,与他同时处在救生艇中的,除了那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外,还有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由于海关官员的失误,这只孟加拉虎注册了一个正儿八经的绅士的名字:理查德·帕克。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理查德·帕克咬死了鬣狗。接着,16岁的少年帕特尔海上生存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 到底真实的故事是什么?
这部电影的揭示了人性与兽性的对抗,引发了人们深思。与这场奇幻的故事不同的是影片源自于1884年的真实海难事件,船上没有动物,取而代之的是四个人,厨师、船长、妇人和孤儿,经历了多天的求救无果,凶残的厨师准备将孤儿杀害,妇人拼命阻止,但最后孤儿还是死于厨师的刀下,成为他们向海中获取食物的诱饵。扩展资料《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创造背景2002年美国公共电视台采访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扬·马特尔时,马特尔透露了该小说的创作灵感。他说自己寻找的是一种看似渺小但又能直接影响我生命的故事。他内心孤独,需要人生方向。这本小说就是他生命的方向和目的。马特尔也指出这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篇关于巴西作家Moacyr Scliar1981年小说《麦克斯和猫》的评论。小说是关于一位犹太裔德国难民乘坐救生船横穿大西洋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与一头美洲虎共享同一条船。Moacyr Scliar说马特尔没向我打招呼便使用了我的故事,他曾经考虑过追究此事,但与马特尔交涉之后又放弃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真实故事隐喻什么?
这部电影的揭示了人性与兽性的对抗,引发了人们深思,关于电影的解读,有三个角度:1、第一个就是影片大部分精美壮观的部分,即海上漂流,少年派独自与孟加拉虎对峙、帮助、共处的故事,很多心存美好的观众更愿意相信这个;影片用日本保险公司的人不相信这个故事,用无人岛不存在的客观事实来逼供出“真实”的下一个故事,即讲述人又用语言讲述了一遍母亲、厨师、水手和“我”的故事。2、第二故事的四个人物存在,厨师对应鬣狗,相继杀了斑马对应的水手,和猩猩对应的母亲,然后派对应的老虎,最后杀死了鬣狗。异样趣味在于,派杀了厨师,但他后来是怎么活下来的,却跟船上的尸体有关。3、第三个是通过无人悬浮岛的母亲身体外形等解读,观众可以做出以下的合理猜测——派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老虎兽性上身,爆发了人性中最黑暗残忍的一幕,他吃了母亲的尸体。派最终得救,老虎头也不回地走进森林,意味着兽性从派的身体中消失,人性中的善恶美丑重新归位。内心有猛虎,李安也想告诉观众,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只老虎,而我们不愿正视或看不到他人的内心,通常都有一个令人战栗的疯狂和野蛮滞留其中。基本信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而改编的一部3D电影,由李安执导,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阿迪尔等主演。该片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讲述的是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难,家人全部丧生,他与一只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人与虎建立起一种奇特的关系,并最终共同战胜困境获得重生。2013年,该片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四项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