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是什么?有什么功能?
竹茹是常用的中药材,是青竿竹、淡竹、大头典竹茎秆里边的中间层,去掉外皮之后,将带绿色中间层刮出来,刮成一丝一丝的,或者一条一条,就是竹茹。竹茹有清热化痰,而且除烦止呕的功效,是甘而微寒的性味,入肺经,也入胃经,可用于痰热导致的咳嗽,也可以用于胆火上升夹杂的热痰,出现的恶心、呕吐、烦躁、发热。竹茹也可以用于失眠,还可以用于心慌、心悸的治疗。另外,竹茹对于风痰阻络、中风、昏迷、舌体僵硬,不能言语,都有治疗功效,也可以用胃热恶心、呕吐,以及胎动不安。
竹叶和竹茹的医用功效一样吗?
竹茹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肺、胃、胆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竹叶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入心、肺、胆、胃经。
【功用】
(1)清心利尿:用于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而赤,或热淋尿痛(如急性泌尿系感染),常配生地、木通、甘草梢(如导赤散)。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2)清热除烦: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之燥热心烦,常配生石膏、麦冬。
相比之下苦竹茹的医用效果更佳!
竹茹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甘,微寒。入肺、胃、胆经。【功效主治】1.清热化痰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常配伍黄芩、瓜蒌;用于痰火内扰,心烦不安,失眠,胸闷痰多,常配伍半夏、陈皮、枳实等,方如温胆汤。2.清胃止呕用于痰热互结,烦闷呕逆,常配伍陈皮、半夏、黄连,方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用于胃虚有热,气逆呕吐,不思饮食,常配伍人参、生姜、陈皮等,方如橘皮竹茹汤。对于妊娠呕吐,本品亦可应用。【用量用法】6~10克,水煎服。祛痰生用,止呕多姜汁炒用。【禁忌】脾胃虚寒者不宜用。【按语】竹茹甘能和胃,寒可清热,入肺经能清热涤痰而开郁,入胃经善清解胃腑之烦热而止呕逆,是治疗胃热呕逆之良药。附:竹沥竹沥甘、大寒,入心、肺、胃经,功能清热化痰,清心定惊,主治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痰热咳喘。用量30~50毫升,冲服。脾虚便溏及寒嗽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