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老夫子抄袭

时间:2025-01-10 21:18:27 编辑:阿旭

《老夫子》是抄袭的吗

早已风靡全球,畅销五洲的《老夫子》在闯入内地图书市场的一年来,一直雄居中国图书排行榜的前列。当所有人都对王泽啧啧称奇、赞誉有嘉时,著名作家冯骥才写了《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一书,披露说:“老夫子的漫画形象不是王泽创作的。它是已故漫画家朋弟40年代初的创作精品。”

  早在1999年初,冯骥才就指出朋弟创作的“老夫子”艺术形象被从天津移居海外的同样从事漫画创作的王泽所窃用。王泽利用当时海内外信息不通之机,冒名顶替了大量以“老夫子”为题材的漫画,由20世纪60年代至今长达40多年。冯骥才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从图书馆、旧书摊以及私人手中,一点一滴地搜集和整理出包括已故漫画家朋弟一生中各类艺术作品的精选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漫画“老夫子”及其相关史料。

  朋弟与张乐平、叶浅予都是活跃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漫画家,朋弟的创作大量发表在京津一带的报刊上。朋弟一生创作了1600余幅漫画作品,其中“老夫子”和“老白薯”,紧贴生活、针砭时弊,深为当时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然而时过境迁,朋弟在一段时期终止了“老夫子”的创作,离开了漫画事业,于80年代中期在北京逝世。


从小看到大的《老夫子》,为何会出现“抄袭”的新闻?

因为确实是抄袭的。题干中所说的“从小看到大的《老夫子》”是王泽版本,于1963年出版。王泽原名王家禧,1924年生于天津,50年代时曾在天津生活和工作,移居香港之后曾多次创作投稿,但均反响平平,直到1963年开始用他儿子的真名作为笔名,绘画《老夫子》之后才一炮而红。然后被抄袭的《老夫子》作者是朋弟,原名为冯棣,1937年至1943年创作了“老夫子”、“老白薯”等当时国内知名的漫画角色,尤其是在天津一带更是风靡。而王泽版本《老夫子》的角色形象、性格都和这些人物都极为相似。再从内容上对比。这是朋弟版本的老夫子一话。这是王泽版本的一话前者创作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后者创作是上世纪60年代,而两者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但由于当时两地的隔阂,王泽的抄袭行为几乎没有人知道了,《老夫子》风靡了整个香港,成为了老少皆宜的读物,王泽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漫画大师,而真正的老夫子创作者朋弟却因为各种原因,穷困潦倒,接连受到打击,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抄袭,抄袭者却风光无两。但事实摆在那,总有人会去揭发的。1992年评论杂志《漫画读物》的主编彭志铭率先揭开了王泽《老夫子》抄袭三四十年代天津老漫画家朋弟作品的事实。接着1996年著名作家冯骥在无意中发现了王泽版本的《老夫子》,而他出生于天津,也知道这个老夫子形象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天津便出现过,而且作者绝非现在的朋弟。于是冯骥才于1999年在天津《今晚报》上发表文章《朋弟的“老夫子”与王泽(即王家禧)的“老夫子”》,再次向人们揭露了王泽的抄袭事实。面对确凿的证据,王泽家人及其公司却以“不清楚”“没时间”等理由拒绝回应,而此时的朋弟已经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朋友给朋弟自己被抄袭的漫画时,朋弟只能木然地笑了笑,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感谢您的阅读,我是橙子可可说,如果觉得回答得还不错的话,希望能关注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