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太阳辐射

时间:2025-01-14 02:22:32 编辑:阿旭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我们生存的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就是太阳的辐射。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太阳辐射分布规律 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虽然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天文太阳辐射量。在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时,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受到的太阳辐射的全谱总能量。 太阳常数的常用单位为瓦/米^2。因观测方法和技术不同,得到的太阳常数值不同。太阳常数值是1368瓦/米^2 。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

全球各地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如何?

世界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在地球大气上界,北半球夏至时,日辐射总量最大,从极地到赤道分布比较均匀;冬至时,北半球日辐射总量最小,极圈内为零,南北差异最大。南半球情况相反。春分和秋分时,日辐射总量的分布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日辐射总量有两次最大,年变化小。纬度愈高,日辐射总量变化愈大。到达地表的全球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带状,只有在低纬度地区受到破坏。在赤道地区,由于多云,年辐射总量并不最高。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特别是在大陆荒漠地区,年辐射总量较大,最大值在非洲东北部。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伟递减,青藏高原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扩展资料: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特点1、全年以赤道获得的辐射最多,极地最少。这种热量不均匀分布,必然导致地表各纬度的气温产生差异,在地球表面出现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2、天文辐射夏大冬小,它导致夏季温高冬季温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太阳辐射经过整层大气时,0.29μm以下的紫外线几乎全部被吸收,在可见光区大气吸收很少。在红外区有很强的吸收带。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有氧、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其次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尘埃等。云层能强烈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同时还强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云的平均反射率为0.50~0.5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首先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最根本原因是纬度的高低,纬度越低,太阳高度一般就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面积就越小,能量就越集中,太阳辐射就强,总量一般就越多;纬度越高,太阳高度一般就越小,能量就越分散,太阳辐射就弱,总量一般就越少。一般情况下夏季的太阳辐射总量要比冬季的多。中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一般规律是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容递增。中国太阳辐射总量较多的地区是青藏地区,较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地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地球上的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大气环流和洋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一部分直接来自太阳能:如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等。另一部分是太阳能转化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的区别是什么?

一、根本上的区别:波长范围不同1、长波辐射长波辐射波长主要为3-120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10微米。2、短波辐射短波辐射波长主要为0.15-4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0.5微米。二、表现形式不同1、长波辐射长波辐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面和大气辐射。地球-大气系统所处的温度为200~300 K,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地面和大气的辐射能主要集中在4~120μm之间,均为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红外辐射。2、短波辐射短波辐射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在可见光线(0.4~0.76微米)、红外线(>0.76微米)和紫外线(<0.4微米)分别占50%、43%和7%,即集中于短波波段,故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三、影响因素不同1、长波辐射长波辐射主要受云层的影响。大气对长波辐射的散射削弱作用极小,可以忽略不计(云和尘埃等大颗粒较多的情况除外)。因而研究长波辐射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吸收作用,而忽略散射。2、短波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短波辐射,除了受太阳常数以及平均日地距离等天文因子影响外,还受到地球大气的强烈影响,其中包括: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地形、大气气溶胶、海冰、纬度、水汽等。主要分类:可见光也属于辐射,一般可依其能量的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分类为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一般普遍将这个名词用在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将原子或分子电离化,非电离辐射则否。辐射活性物质是指可放射出电离辐射之物质。电离辐射主要有三种:α、β及γ辐射(或称射线)。电离辐射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一般而言,电离是指电子被电离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由于细胞由原子组成,电离作用可以引致癌症。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几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α、β、γ辐射及中子辐射均可以加速至足够高能量电离原子。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之能量较电离辐射弱。非电离辐射不会电离物质,而会改变分子或原子之旋转,振动或价层电子轨态。非电离辐射对生物活组织的影响被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不同的非电离辐射可产生不同之生物学作用。

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的区别是什么?

长波辐射是大气发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4~120微米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而短波辐射是波长短于3微米的电磁辐射。两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区分:一、根本上的区别:波长范围不同1、长波辐射长波辐射波长主要为3-120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10微米。2、短波辐射短波辐射波长主要为0.15-4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0.5微米。二、表现形式不同1、长波辐射长波辐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面和大气辐射。地球-大气系统所处的温度为200~300 K,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地面和大气的辐射能主要集中在4~120μm之间,均为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红外辐射。2、短波辐射短波辐射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在可见光线(0.4~0.76微米)、红外线(>0.76微米)和紫外线(<0.4微米)分别占50%、43%和7%,即集中于短波波段,故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三、影响因素不同1、长波辐射长波辐射主要受云层的影响。大气对长波辐射的散射削弱作用极小,可以忽略不计(云和尘埃等大颗粒较多的情况除外)。因而研究长波辐射的时候,往往只考虑吸收作用,而忽略散射。2、短波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短波辐射,除了受太阳常数以及平均日地距离等天文因子影响外,还受到地球大气的强烈影响,其中包括: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地形、大气气溶胶、海冰、纬度、水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