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铁梅的发展历程
与许多成功的人一样,沈铁梅的艺术发展之路也是不平坦的,种种原因使她一度告别了川剧。但为了中华戏曲的发展,她拒绝了商品大潮的诱惑,遵从长辈和千百万戏迷朋友的愿望,又毅然重登上多姿多彩的戏曲舞台。几年坎坷,反倒使沈铁梅在人生和艺术上逐渐成熟。1994年,她成功地在成都举办了“蜀调梅音沈铁梅个人演唱会”,沈铁梅把自己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川剧艺术,奉献给了四川的父老乡亲。沈铁梅不仅才华横溢,演艺精湛,而且是歌坛、菊坛(京剧)、戏坛(川戏)三栖演员。她在京剧《神马赋》和《契丹英后》中的表演令亿万观众拍案叫绝。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位土生土长的川妹子,京腔京韵这么地道。1998年,重庆市川剧院开始排练根据曹禹剧本《原野》改编的现代川戏《金子》,沈铁梅饰演剧中一号女主角,该剧1999年8月进京展演后,一炮打响。年青的沈铁梅的戏曲声腔与表演艺术,迅速地达到了一个难以攀比的相当高度。在担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后,她带领全院演员夜以继日地打磨出了《金子》这台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精品剧目。《金子》一剧不仅蜚声国内,沈铁梅还带着剧组远赴西欧演出。许多外国朋友欣赏了铁梅在剧中的精彩表演后,无不对东方艺术的精湛所折服。权威人士认为该剧可和莎翁,甚至古希腊的名剧媲美,一夜之间川剧《金子》的录相光碟成为了巴黎市场上的抢手之货。
沈铁梅的人物经历
沈铁梅,女,1965年生,1985年毕业于四川省川剧学校,川剧旦角。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民建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文化部部优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三度摘梅。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23项。沈铁梅将中国川剧带进了世界艺术殿堂,并开创了川剧史上两个“第一”:第一个举办川剧演员独唱音乐会,第一个用交响乐队伴奏演出川剧,开创了用西洋交响乐伴奏川剧传统戏的先河。 她在钻研民族发声法的同时,将美声唱法溶入川剧表演中,被公认为是“川剧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声腔第一人”,是把传统川剧艺术带入欧洲音乐殿堂第一人。她曾出访意大利、荷兰、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在文化交流中,把川剧推向了世界。 沈铁梅父亲是重庆市京剧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沈福存先生。沈铁梅才二、三岁时,就可行腔落板地唱《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沈福存想让自己的女儿继承自己的艺术流派,可铁梅小学毕业时,艺校不招京剧学员。当时的重庆市文化局领导黄启璪同志十分关心民族艺术的传承,她与沈福存有同乡之谊。黄启璪力主铁梅学习川剧,铁梅进了川剧戏校。 1986年,川剧名家竟华正式收沈铁梅为徒。1979年12月——1985年4月在四川省川剧学校学习1985年5月——1993年6月在重庆市川剧院青年集训队学员1993年7月——1998年10月在重庆市川剧院 任演员1998年11月——2001年4月在重庆市川剧院任副院长2001年5月——至今在重庆市川剧院 任院长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在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京剧优秀青年研究生班学习戏剧戏曲学专业2010年8月在北京大学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理论研修班学习 1988年,沈铁梅荣获国家第六届戏剧梅花大奖。1994年,沈铁梅在四川成都举办“蜀调梅音沈铁梅个人演唱会”。1998年,重庆市川剧院开始排练根据曹禺剧本《原野》改编的现代川戏《金子》,沈铁梅饰演剧中一号女主角,该剧1999年8月进京展演,一炮打响。2000年,沈铁梅以在《金子》一剧中的精湛表演,再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11年6月,沈铁梅凭借《李亚仙》剧目,第三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12年4月21日,民建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民建重庆市委会第四届领导班子,沈铁梅当选副主任委员 。2015年7月16日,沈铁梅当选第八届中国剧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