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明皇陵

时间:2025-01-19 04:05:29 编辑:阿旭

明朝十三陵都葬着哪些皇帝?

明十三陵葬着: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其中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代宗朱祁钰三人,不在明十三陵的范围内。一、天寿山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都在天寿山上,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就开始给自己挑一个修建陵墓的地方。他找了很多位风水大师,最终选择了一个叫黄土山的地方。而他选好这个地方的时候,正好是自己的50大寿,于是就将黄土山改名为天寿山。而且在当初勘测的时候,还有人跟朱棣说此地和明朝的气数有关,于是朱棣就把皇陵选在了这里,并让之后的子孙都在这里建皇陵。二、不在十三陵的明朝皇帝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其中有三位不在天寿山上,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慧宗,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钰。朱元璋是葬在了南京,那个时候明朝的都城还在南京,而后来都城被迁到了北京,所以之后的皇帝陵墓才在北京。而第2位皇帝是明慧宗,他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棣的侄子。朱棣是发动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在这次造访运动当中并没有发现明慧宗中的尸体,并且还有传说朱允炆出家了,于是天寿山上也没有朱允炆的陵墓。第3位是朱棣的重孙子朱祁钰。朱祁钰之前有位皇帝是朱祁镇,朱祁镇因为瓦剌战争,被瓦剌俘虏,于是大臣们就选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来继承皇位。但是没有想到朱祁镇后来被迎回了明朝,并且发动政变,夺回了皇位。之后,朱祁镇不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将他降为了王,最后朱祁钰也就没能进入黄陵。三、现代的明十三陵现代的明十三陵早就成为了旅游景点,部分皇陵对外开放可以进去游览参观。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明十三陵也有多次被盗的情况,但整体次数还是比较少,并不像清朝皇陵一样被偷的干干净净。明十三陵的构造相对于清朝皇陵来说更难盗一些。

明十三陵葬有哪些皇帝?

1、朱棣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成祖。2、朱祁镇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3、朱见深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4、朱祐樘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 ,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5、朱厚熜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于乾清宫去世,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传位第三子裕王朱载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