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重回少林寺后都做了什么?
先了解一下大背景,为什么王宝强时隔多年后再次回到少林寺?2020年9月24日-2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王宝强作为邀请嘉宾也就再次回归故里来到了河南郑州,我们都知道宝强自幼在少林习武,少林寺又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西北部,距离金鸡百花电影节举办地点很近,所以王宝强利用这次机会再次回到了宗山少林寺,看望自己的师父师兄弟们。关于这次行程,王宝强主要做了这几件事。1.寻找儿时记忆“很小的时候就在这成长了,我八岁在少林习武,一呆就是八年”这句话是王宝强和师兄们交流时候的原话。不难看出短短三句话,包含了王宝强的童年和少年岁月。还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一来这儿,感觉就是回家了”。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比得上家的温暖,宝强重归少林,能有这样的感慨,足以看得出他对少林深深的感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于宝强来说,都是童年时期最珍贵的回忆。2.和僧侣互动“秀功夫”,不忘本从网络的流传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在练功房,王宝强自己站在中央,后边有一个黑色衣服的武僧拍照,西侧是长老们以及跟拍镜头,王宝强摆开阵势出拳、出腿,身手矫健如燕,底子依旧很硬朗。在人们的掌声鼓励之下,王宝强又来了一段个人表演秀,在空中来了个回旋踢,然后调整呼吸后稳扎马步,做出了大鹏展翅的动作,行动之间颇有少林弟子的风范,轻柔又不失力度。在最后时候王宝强还在少林寺师兄弟的陪同下在少林寺进行了参观,因为最近几年少林寺旅游火爆,不断进行修缮维护,变化颇大。中国人讲究的是本,无论你发展如何,经济实力怎样,都不会忘记最初培养你的摇篮。王宝强虽然近几年凭借一己之力功成名就,但是少林出身的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儿时的武术,依旧保持着不错的功底。3.与各位师兄弟合影留念回忆过后进行表演功夫,临别之际当然不会忘记和师傅师兄弟们拍照留念。王宝强站在中央摆出了大鹏展翅的姿势,其余众人也都纷纷摆出了帅气的姿势,留下了最美的瞬间。多年之后,当宝强再次重新翻阅照片,想想必然是温情满满,回忆涌上心头。我国的第三服务业发展迅速,像是少林寺这样优质的5A级景区,不仅仅传承着中国功夫,而且还承载着人们对于功夫的敬畏。等待时间空余,一定抽时间好好参观一下,感受一下中国功夫。
王宝强在少林寺的师父
释延宏
关于师傅释延宏
老远就看见了他。手捧一本书,端坐在椅子上,神态安详。瘦瘦的脸颊几乎被书包住,那么专注,那么入神。我们走过去,说明来意,他似乎对外面的人有一种警觉,尤其看到我们背着相机、拿着采访机,一路风尘的样子。他说不想接受采访,因为自己还要看殿,要是擅离职守,是要被方丈师叔责怪的,我们充了一回大,说方丈那边要是怪罪下来,我们去说,保证没问题。延宏实在拗不过我们,便在殿旁边的禅院台阶上和我们聊了起来。
他就是王宝强在少林寺时候的师傅释延宏。他从小喜欢武术,最初学的是武当派的武功,学了5年。13岁那年来到了开封,在一个少林俗家弟子创办的武校中学功夫。这一呆就是五年。 他18岁那年,老师问他,你想去少林寺吗?想!他毫不犹豫。于是释延宏拜在了永和法师门下,得法名延宏。人生就是这样,当一个决定在不经意间做出时,很可能就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从一个武术爱好者到一个真正的僧人,这之间的过渡似乎是在瞬间完成的,可是他说,我现在十分感谢我的老师,那位少林俗家弟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有了这个好的归宿。
王宝强一到少林寺就拜他为师
拜师时候,释延宏还是少林寺的一名武僧,如今释延宏已经带着自己的弟子创立了少林寺护寺功夫院,名片上印着“少林寺护寺武僧总教头、少林寺第34代功夫传人”等头衔。他收徒讲究“缘”,用他的话说,能成为师徒,说明“缘到了”。也许正因这样,他的护院武僧功夫院并没有公开招生,拜入门下的大多是通过介绍。“师父事先还要摸骨,看这孩子的体质是不是适合学武,然后才决定是否留下。”陈亚楠解释道,他如今已经是师门中习武时间最长的弟子,师父不在,就由他指导师弟们练功。
提起王宝强,释延宏立刻说:“这孩子聪明,学武特别快。”入门的时候,释延宏就认为王宝强骨脉不错,很适合学武。当时他还没有创办护院武僧功夫院,就带着自己的十几个弟子在少林寺对面的山坡上练功。话说:“轻功重练”。练轻功,要先练绑沙袋,就是绑在脚踝上部的小腿处。铁砂、石砂都可。开始每条腿上只能绑—斤重。绑上之后,就不能再轻易去掉,睡觉、担挑、窜跳、翻筋斗、练武……都不能去,只有在洗澡时,可暂时去—下,洗完澡重新绑上去,才能去干别的。练得毫无负担感觉的时候,再半斤、二两地增加,可以一直增加到十斤、二十斤或更多一点。这就要看各个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了。但是,在每条腿上绑到五斤重的时候,全身上下就要开始带“重身”了,以便上下重量配合适当,否则脚重头轻,也要影响练武的。“重身”就是铁袖圈、铁护胸、铁护背、铁护肩……。也可因自己练武之需自行设计制造。假若全身能带上三十多斤重,仍能窜、跳、翻筋斗,当把这些沙袋、重身去掉时,那不就身轻如燕了吗?
入门最初3年是基本功练习,也是最苦的阶段。晨练是必不可少的,冬季在凌晨5点,夏季4点,他的弟子就要准时起床,周一和周二是素质训练,从少林寺跑到登封市区,再返回来,几乎相当于一个半程马拉松。有时又是从少林寺跑到山上的达摩洞,“那边的山坡这么陡”,陈亚楠用手比划出一个45°角,“跑着上去,还必须手脚并用爬下来”。而这样的跑步,刚刚是拉开韧带的准备活动。上午是训练、下午学习文化课,晚上还要将当天的训练内容复习一次。下盘是功夫的基础,腿功就是他们开始训练的主要内容,每天都要踢腿、劈腿,马步、虎步、扑步,训练量一点一点增加,“每增加一次,第二天浑身都疼”。陈亚楠回忆自己练功之初的感觉。
学武自然免不了挨罚,陈亚楠有一次跑步慢了,被师父罚扎马步,一扎就是3个小时。有时徒弟调皮,释延宏也会用体罚惩戒。王宝强说,当年自己有时被打得急了,也会幻想种种报复手段。但是王宝强从来不跟父母说起自己练功受的苦,偶尔跟嫂子提及,被嫂子告诉了母亲,他却没事人一般说,“听别人说呢,没事”。
3年之后,就开始学习各种拳法套路,陈亚楠称之为“好学难练”,“学动作、招式都很容易,可是每个招式都有很多讲究,比如说出拳,右手出拳要有很快的速度和爆发力,同时左手还要化解对方进攻,抻拳,一抓一钩,把这个最简单的练好都不容易”。王宝强学习套路进步很快,释延宏也夸他“悟性不错”。
在少林寺的6年中,王宝强只在过年的时候回过家。“我和他爸一次都没去少林寺看他,去一趟还得花钱。”他母亲说,“他写过两三封信,可是我不认识字。”他姐姐透露:“宝强寄回一张相片,剃了光头,穿着和尚练武的衣裳,露着一只胳膊,我妈一看就哭了。”
然而王宝强说,他觉得人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少林寺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有一次,郭德纲问王宝强:在少林寺练过六年功夫,打架时管用吗,你怎么看?
1982年,随着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不少观众看完视频后都想要拥有李连杰那一身的功夫。大街上总有一群小孩子对父母说:我要去少林寺练武功!但是大部分的人只是说说,或者被遭到父母拒绝,但王宝强是真的去了。王宝强毕竟在少林寺练了6年武功,这种正统训练出身的当然比其他野路子要厉害得多。郭德纲质疑王宝强功夫作为少林寺俗家弟子出身的王宝强,从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少林寺练武修行。然而在娱乐圈中,王宝强也一直以憨厚、朴实的底层劳动人民形象出镜。实在难以想象他曾是少林弟子,武功不输给甄子丹、成龙、吴京等一众武打明星。有一次,郭德纲问王宝强:“听说你在少林寺待过6年,练就一身武艺,那在现实中,你最多能打过几个人啊?”王宝强谦虚的说:“看情况吧!”郭德纲怀疑地问:“你打过吗?”王宝强说:“打过啊,他们可惨了!”当年为了一个二手手机王宝强还未成名前,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过起了北漂生活,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那时候他打工刚挣钱就买了一个二手手机,可是刚走出手机店便被几名当地的流氓盯住了,王宝强也察觉到了危险,握紧手机马上跑起,可是跑到一个巷子里时,发现还有一个流氓在等着自己,前后夹击,迫于无奈之下,王宝强把手机揣在裤兜里,握紧双拳,直接和那几名混混打了起来。流氓看见有点打不过王宝强,便拿出一把水果刀,恶狠狠地对王宝强说道:“要钱还是要命!”王宝强大打出手这可把王宝强给吓了一跳,不过他急中生智,马上捡起地上的一根棍子,对流氓呵斥道:“有种就来,我不怕你们。”流氓看见王宝强敬酒不吃吃罚酒,马上挥起水果刀向王宝强刺去,王宝强在少林寺也学习了厉害的武术,说时迟,那时快,拿起棍子向他敲去,只见流氓的手被王宝强打伤,刀“噔”的一声掉在地上,王宝强还对他们怒吼着:“来啊,不怕死的都给老子过来。”这群流氓才灰溜溜地跑了。结语虽然机遇很重要,但如果王宝强当初没有坚持下去,同样会付诸东流,也就不可能成就自己的王宝强。在和郭德纲所做的一期节目中,王宝强畅谈了自己经历。从出生后挨父亲打,去少林寺学武同样也挨打,到了后来的“北漂”生活,更是一般人难以承受和坚持下去的。对于王宝强来说,在少林寺习武的经历也是弥足珍贵的历练。不仅在少林学到了诸般武艺,更磨炼了自己的精神。因此王宝强在闲暇之余也常上少林寺还愿,把少林寺当作第二个家。在王宝强因为和马蓉的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少林寺的方丈也是力挺王宝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