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书法特点
董其昌具有清逸古雅、风韵独具的书法特点。 董其昌主要活动于万历时代,这个时代正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席卷全国之时,从李贽的“童心论”到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一反明代前中叶复古主义、拟古主义的僵化的道德观念,强烈反映出人的主体意识的张扬和个性的凸现,是对传统哲学体系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冲击和荡涤。在这种观念的直接影响下,文学艺术界掀起了浪漫主义的狂飙。在书法界,这种浪漫书风的代表人物有徐渭、王铎等人,他们擅写高堂大轴的竖幅行草大字作品。书风恣肆狂放,直抒胸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一时成为风尚。但此时的董其昌却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保守,其书法依旧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不为时风所动,俨然一副传统的卫道士形象。尽管他与公安派有着相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但于实践上却不像公安派那样反传统,而是努力汲取、发扬传统中最优秀遗产的精髓。他把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临仿和创造有机地融合,在这个文艺思潮激烈澎湃的时代里,他在复古与反复古之间巧妙地构筑着自己的艺术世界,以禅宗的思想超然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理想。 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临古和仿古性的,但又绝不以逼肖古人为目的,而是亦古亦新,独具风神。
董其昌的书法特点是什么
董其昌(1555—1636)明代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汉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那你知道董其昌的 书法 风格有什么特点吗?关于他的人品又是怎样的?下面是我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董其昌的书法风格特点
董其昌在书法和 绘画 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从明代末期直到清代初中期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董其昌在书法方面,除了研习唐、宋、元等各朝代的大家 书法作品 和书法技巧之外,还善于从中总结发掘新的书法技艺。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成为融百家而自成一家。董其昌在 行书 、 草书 、 楷书 方面颇有自己的心得。不仅注重书法的基本写作规范,而且还加入了自己的书写技巧,他的书法飘逸隽秀、整洁而不失大气。董其昌的书法有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视觉极具享受。就连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都偏爱董其昌的书法,每每临摹都要赞赏一番,而且大加推崇。康熙年间,民间盛行董其昌之风,对文人有一定的影响。
董其昌在绘画方面,更有独特的见解。董其昌擅长山水文人画,他认为作画应超越画作本身而进行,即作画者应注重自己的思想修为培养。而且董其昌擅长用泼墨和浅绛技巧,将山水景物的轮廓勾勒出来,然后善于用墨将画作更富层次感。董其昌作完画后,还在作品上题词、写诗,这样更能展现画作更深层次的内涵之美。
董其昌的人品怎么样
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至今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董其昌一心想从政,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抱负。在他三十五岁之时,考取了进士,借此契机成为皇长子的讲师。入官之后董其昌的仕途并不平坦,他在官场有三出三进之说。
董其昌三十五岁入朝为官,饱受 政治 斗争的波及。于是,他在官场虽说有四十五年之久,但实际在朝为官只有十来载。除此之外, 历史 上有名的“民抄董宦”事件,主人公就是董其昌。
据明史记录,董其昌因为得罪了一个名门望族,该家族便煽动百姓和同伙来烧毁董其昌的家。这件事情持续发酵了一段时间,而董其昌也在苏州一带躲避,等事情风浪过后,他才出现。
董其昌在为官期间,三进三退。对此做法,世人给予了评价,有人说,董其昌为人精明,在官场中既能很好地独善其身,又能在民间有很高的呼声。所以,他才能够三进官场,三出官场。
董其昌在八十岁辞官回乡,第二年去世。后来,世人给予他艺术成就积极的肯定,并敬称董其昌为“董文敏。”
董其昌行书代表作
董其昌行书代表作品有:《杜甫醉歌行诗》、《浚路马湖记》、《岳阳楼记》、《东方朔答客难》《月赋》、《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董其昌没有留下一部书论专著,但他在实践和研究中得出的心得和主张,散见于其大量的题跋中,董其昌有句名言:“ 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
董其昌是中国书法史上颇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其书法风格与书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董其昌以其生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欣赏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1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2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3 董其昌书法精选行书作品图片4 董其昌生平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其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行楷入门字帖推荐 行楷字,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表现书写意趣以适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字体。在有了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一个贴子,一直写它,练习书法在于的是坚持,不要随意更换,否则没有效果的。 一、行书入门《集王羲之圣教序》经典中的经典,行书入门必备。三年小成,则必不俗。最好有老师指导下练习效果更好点。 二、行楷书用赵孟頫的行楷是最好不过的了。其《三门记》《妙严寺记》、《胆巴碑》都是非常好的行楷书字帖(版本都是上海书画出版的好)。你到卓越网上去买,送货上门的,还打折,呵呵。 三、《智永真书千字文》,这是楷书,但是写法却是行楷之法,楷书转行书的时候可以看看。如果没有写过楷书,也可以直接写这个,不过一般还是先写楷书。感觉上类行楷。 四、行书其它:苏轼、蔡襄、米芾都是宋代大家。文征明、董其昌等是明代的大家,都是好东西。另,唐寅有个《落花诗册》,也非常好,但是没有前面的那些大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