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美国资料

时间:2025-01-20 12:05:21 编辑:阿旭

介绍美国地域风情,景,习俗一百字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起庆祝的首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烈。

  美国人过新年。最热烈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举办盛大的礼拜活动。咱们集合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求、祝愿、仟悔,并一起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复古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咱们拥抱一起,乃至素昧生平的人也能够相互亲吻。咱们就这样怀着告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神往一起迎来新的一年。

  北美的印第安人,还有其共同的风俗。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办赋有特征的“簧火晚会”,一家入围在篝火周围,欢欣鼓舞,谈笑自若。待至晨曦微露,他们再把寒酸衣物付诸一炬,作为除旧迎新的标志。

  除夕活动,常常持续到次日清晨两三点钟。到元旦这一天,一般对比安定、闲散。很多入很晚才起床,然后同家人、朋友一起看看电视、吃顿新年饭。

  尽管元旦并不是最热烈的一天,但仍有不少州举办极富地方色彩的庆祝活动。加利福尼亚州有玫瑰花会,这是美国规划最大的新年庆典。七八十年前,加利福尼亚农村的一些沙龙成员,每逢柑桔老练季节,使用鲜花装修自己的马车,在村里搞一些小型庆祝活动。时至今天,它已发展成十里长街布满鲜花的盛大庆典。五六十辆彻底用鲜花、特别是用玫瑰花扎成的彩车缓缓而行,长达数英里,车上还有用鲜花做的各种模型。这不仪招引了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拥街头,而且还招引上百万的电视观众。

  在费城,有长达10小时之久的扮装游行。这种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纪中叶定居于特拉华河沿岸的瑞典与英国移民的风俗。当年他们老是身着盛装在村庄举办新年庆祝游行。今天费城的扮装游行当然比当年更有组织,但依然保留着旧日的特征。参与游行的咱们,有的装扮成小丑,有的扮装成妇人(依照陈旧风俗,这个游行不允许妇人参与),跟着彩车,欢欣鼓舞,人流如水,热烈非凡。每年参与的入数总在一两万摆布。

  此外还有不少州举办元旦足球赛。鲜花怒放的加利福尼亚州,有玫瑰杯足球赛;盛产棉花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城,有棉花杯足球赛;甘蔗产地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有糖杯足球赛;后来又新出现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城的鳄鱼杯赛,以及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城的太阳杯赛等等。

  美国入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气,就是在新年许愿立志,他们称之为“新年决计”。这决计一般不是啥宏图大志,而是一些朴素而实践的计划。例如:“我必定戒烟”,或许“我要好好对待街坊”等等。他们老是坦率地讲给咱们听,以期得到监督和鼓励。

  尽管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烈。可是新年仍是全美各州一起庆祝的首要节日之一。美国人的新年,最热烈的是除夕晚上。各地教堂都举办盛大的礼拜活动。咱们集合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求、祝愿、仟悔,并一起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最壮观、最热烈的欢庆局面是纽约年代广场的倒计时活动,至今已有106年的历史。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复古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咱们拥抱一起,乃至素昧生平的人也能够相互亲吻。咱们就这样怀着告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神往一起迎来新的一年。

  因为各州文明地域的不一样,美国人春节的年风俗也就有所不一样。下面天道留学为您简单介绍几个州的新年庆祝方法。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玫瑰花车游行和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化装游行更具有地方传统特征。帕萨迪纳市玫瑰花车大游行源于1890年,原为庆祝一年的丰收。自那今后,花车游行便作为喜度新年的传统而连续至今,风雨无阻,乃至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也没有间断过。每年1月1日,帕萨迪纳市居民驾着五光十色的花车,欢欣鼓舞地迎候新年的到来。

  在费城美国人春节的风俗是元旦当天,有长达10小时之久的化装游行。这种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纪中叶,定居于特拉华河沿岸的瑞典与英国移民的风俗。当年他们老是身着盛装在村庄举办新年庆祝游行。今天费城的化装游行依然保留着旧日的特征。参与游行的咱们,有的装扮成小丑,有的化装成妇人(依照陈旧风俗,这个游行不允许妇人参与),跟着彩车,欢欣鼓舞,人流如水,热烈非凡。

  北美的印第安人也有其共同的风俗。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办赋有特征的“篝火晚会”,一家人围在篝火周围,欢欣鼓舞,谈笑自若。次日晨曦微露,他们会把寒酸衣物付之一炬,作为除旧迎新的标志。

  过新年最重要的是含义,辞旧迎新。因为“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美国人春节的风俗,也就各州有各自的特色。其实这也挺好的,文明多样化,咱们也能够观赏到不一样美国人春节的风俗。

  看完了这篇美国春节的风俗介绍,你关于美国人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呢?还等啥,立刻预备你的旅行吧!


西方国家的节日习俗与简介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诞节的由来耶稣的生日究竞是哪一天,其实早无据可查。为什么要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呢?这是在5世纪中叶由教会规定的。公元354年,在“菲洛卡连”日历中第一次写明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到5世纪西方普遍接受了这个日期为圣诞节。
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圣诞卡
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是1843年英国人亨利.高乐爵士提议,由约翰.卡尔葛.荷斯利设计的。卡片上画的是一个贵族家庭,三代人一齐举杯对一位不在场的亲友表示祝贺。当时他印了1000张,没有用完的印刷厂就以每张1先令的价钱卖出。圣诞卡就这样诞生了。
圣诞歌
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平安夜》;一个是《听,天使报佳音》;第三个是《铃铛儿响叮当》。
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少年儿童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少年儿童把鞋放在门口,让“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
圣诞大餐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