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外滩5号

时间:2025-01-20 19:42:22 编辑:阿旭

上海滩是什么意思?

上海滩代指上海。因为上海的外滩是位于黄浦区东部,东滨黄浦江。原泛指十六铺、中山东二路、外马路交会处至苏州河之间沿黄浦江西岸的狭长地带,现南端约起自新开河。这里原是黄浦江滩地,上海开埠后,殖民主义者在此筑路,西人称之为The Bund,中文写作外滩或黄浦滩,南段称法兰西外滩。筑路后,银行、洋行集中,著名的有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中国银行大楼等,这些大楼建筑风格各异。现外滩是上海市的金融中心之一,设有海关、中外银行等。也因为外滩曾经有很多银行、洋行,是上海经济发达的一个中心,因此十分有名,人们就常常用上海滩代指上海。扩展资料历史沿革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解放(1949年5月27日)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2009年,撤南汇区、浦东新区,组建新的浦东新区。2011年,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2015年,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2016年,上海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全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浦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滩

上海为什么叫做上海滩?

因为上海的外滩是位于黄浦区东部,东滨黄浦江。原泛指十六铺、中山东二路、外马路交会处至苏州河之间沿黄浦江西岸的狭长地带,现南端约起自新开河。这里原是黄浦江滩地,上海开埠后,殖民主义者在此筑路,西人称之为The Bund,中文写作外滩或黄浦滩,南段称法兰西外滩。筑路后,银行、洋行集中,著名的有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中国银行大楼等,这些大楼建筑风格各异。现外滩是上海市的金融中心之一,设有海关、中外银行等。也因为外滩曾经有很多银行、洋行,是上海经济发达的一个中心,因此十分有名,人们就常常用上海滩代指上海。扩展资料:上海坐落在长江的出海口,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便有人居住了。可以说它的历史非常长,但是它的辉煌岁月却很短。不像北京、南京那样的古都,能得到帝王们的垂怜;这里从来没造过豪华的宫殿,甚至连城墙都没有。直到清道光时期,因为在鸦片战争中失利,跟英国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被要求开放,上海才开始的它的繁荣。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位于浦西,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上海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海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1995年被评选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浦江

上海以前叫什么名字?

上海以前被称为“沪渎”:上海(简称:沪、申)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江海国际性港口,设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市与安徽、江苏、浙江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上海以前叫什么

古称:申城,华亭。
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早在帝喾及尧、舜禹时期属古扬州域。上海,春秋为姬姓诸侯国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开始建城。“申城”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
后来申城城址几经变迁,地名已经过多次更改。终于在三国时期于佘山附近固定了下来,并更名为“华亭”,唐朝设县,同时华亭县北部的青龙镇也逐渐发展起来。八百年前左右,市舶分司机构由青龙镇移驻上海镇,至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七月,朝廷批准上海镇建独立县。此日定为上海建城纪念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于是上海和华亭成为双子城。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清代设立苏松太道松江府,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为清朝江苏省下属的道级行政区划之一,辖管苏州府、松江府和太仓直隶州,顺治年间驻地为太仓,康熙时期驻地为苏州,雍正之后驻地为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县。清初顺治年间,设立分巡苏松兵备道,辖苏州府、松江府,隶属江南省,道署驻太仓州。1663年(康熙二年),苏松道改为苏松常道,增辖常州府,道署随之移驻苏州。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常州府改属江镇道,于是苏松常道改名苏松道。1724年(雍正二年),原属苏州府的太仓州升为直隶州,于是苏松道改名苏松太道。
1730年(雍正八年),太仓、通州2直隶州成立太通道,于是苏松太道再改为苏松道,应江苏巡抚尹继善奏请,道台衙门也在这时从苏州迁往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县。当时的道台为徐永佑。1741年(乾隆六年),太仓州还属苏松道,于是苏松道又改为苏松太道。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苏州府单独成立苏州粮储道,苏松太道辖境减少为松江府和太仓直隶州,因而改名为松太道。1808年(嘉庆十三年),苏松粮储道和松太道再度合并成立苏松太道,道台衙门仍设在上海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