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至12号飞船是谁驾驶的发射时间、发射地点、在外太空待了多长时间、回归。
神舟一号,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返回时间: 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二号,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时03秒,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神舟三号,发射时间: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着陆时间: 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神舟四号,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着陆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着陆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发射地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航天员: 杨利伟 。神舟六号,发射时间: 2005年10月12日9时,着陆时间:2005年10月17日4时07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着陆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05时58分10秒,着陆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30秒,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航天员:无人飞行器。神舟九号,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着陆时间:2012年6月29日10时,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航天员:景海鹏、刘 旺、刘洋(女)。神舟十号,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着陆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草原上,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神舟十二号,发射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神舟十二号飞船是如何返回地面的?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太空三人组盼回来了,想必很多人都会好奇这次神舟十二号飞船是怎么返回地面的,那么下面是小编对神舟十二号返回地面过程的整理。9月16日上午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与天和核心舱分离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了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这次交会试验,目的就是为了在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前,验证“径向交会”的关键技术,因为未来将要发射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就将与核心舱径向对接口实现交会对接。这个过程耗时四个半小时。随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按计划再入返回,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启程回到祖国怀抱。神舟十二号大约还需要围绕地球飞十几圈,以降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轨道。所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约需要20~30个小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与天和核心舱分离后返回地面,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自动飞行阶段。当飞船在运行最后一圈时,地面测控指挥中心向飞船发送返回指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调整飞行姿态,按程序发动机点火制动,进行离轨操作任务,进入飞船返回轨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自由滑行阶段。这时飞船是保持无动力的飞行状态,当飞船飞行高度降至约140公里时,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外大气层时烧毁,飞船返回舱继续飞行下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再入大气层阶段。此时,返回舱高度约100公里,飞船表面和周围空气摩擦产生高温,屏蔽电磁波,使飞船在约四分钟的时间与地面失去联系,即通常所说的“黑障”现象。返回舱距离地球约40公里时,“黑障”消失,返回舱恢复与地面通信联系,继续下降高度。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阶段。当返回舱降至约10公里时,即进入着陆阶段。着陆系统开始工作,连续完成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的动作,飞船开始伞降。在离地面约1米时,4台反推火箭发动机点火,使飞船返回舱以1米-2米/秒的速度实现软着陆。 此次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首次将在东风着陆场降落。而且此次还有中国航天科工系列高质量航天产品护航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家”。热控“管家”,保障再入温度调节返回舱再入大气层时要经历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需要专用的热控系统来为内部设备控温。中国航天科工河南航天695厂为飞船热控分系统提供的温控阀、自锁阀、自控阀、过滤器、加排服务阀、快速断接器等多种类产品,负责控制热控分系统介质流量、通断,维持系统介质清洁,保障整个系统可以按照要求准确调节温度,确保在剧烈温差下舱内的各部件、仪器设备处于合适的温度,堪称是为热控系统做保障的关键“管家”。雷达“接力”,助力铺就回家坦途此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无源定位雷达系统承担了返回跟踪测量任务,一系列返回数据的获得,对顺利返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雷达承担返回器跟踪测量任务的“最后一棒”。它在航天器降落伞开伞之后发挥作用,不受天气影响,可将着陆时的探测精度从“公里级”提升到“百米级”,大大提升搜救效率。智慧“刹车”,带来舒适着陆体验在返回的最后阶段,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5所研制的“刹车指令员”——γ高度计,位于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底部,γ射线的探测体制赋予它穿透地表植被的能力,可精确测量返回舱底部距离地表的高度。当返回舱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它给出预指令信号,舱内指示灯亮起,航天员将做好着陆准备;之后,根据实时速度在合适高度发出最优点火指令,控制反推发动机点火“刹车”,最大限度发挥反推发动机的缓冲性能,让航天员安全着陆。有了它们还有宇航员的坚持以及背后的科研人员的帮助,神舟十二号精准落地,欢迎回家!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太空进行了哪些实验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主要有三项:
1. 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2. 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 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