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周瑜和诸葛亮

时间:2025-02-07 02:14:44 编辑:阿旭

周瑜和诸葛亮什么关系?

诸葛亮三气周瑜发生在孙刘联合破曹期间:第一次是周瑜在孙刘联合作战中受伤,孔明调赵云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第二次是周瑜和孙权设下美人计骗刘备到东吴,企图陷害,被孔明识破,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三次是周瑜欲偷袭荆州,孔明将计就计,打败周瑜最后周瑜大呼:“既生瑜,何生亮!”然后被活活气死。“三气周瑜”是明代罗贯中所作《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周瑜三次用计都被诸葛亮识破。这个故事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虚构的,正史上并无此事。此外周瑜心胸也十分宽广,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完全不同。扩展资料:《三国演义》中记载周瑜是心胸狭隘,忌贤妒能之人,还多次设计陷害诸葛亮。而事实上周瑜气量宽宏,识人荐贤。在《三国志》的记载中,程普曾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连刘备都这样评价他“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资治通鉴》中周瑜推荐鲁肃:“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荐举甘宁时,“周瑜、吕蒙共荐达之,权礼异,同于旧臣。”甚至在临终前,都上疏孙权:“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由此可见周瑜非但不是个小气的儿,反而只是十分具有风度的儒将。小说中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实属虚构,不足为信。在“ 尊刘抑曹” 的主导思想下,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周瑜只能成为牺牲品。不但成了陪衬人物,更是成了反面形象的代表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其实是个被严重夸大的人物。《三国演义》经常会说周瑜的许多计谋都与诸葛亮的不谋而合,来说明周瑜也是有一定智谋的。比如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许多计策都与诸葛亮不谋而合,甚至火烧赤壁,诸葛亮都想到了,但这是缺乏历史根据的。其实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贡献在于促成了孙刘联盟。此时的他职位尚低,与其说他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战争的指挥,不如说当时的他还没有资格参与指挥。《三国演义》诸葛亮这形象塑造的成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周瑜为代价的。参考资料: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故事)-百度百科

诸葛亮与周瑜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与周瑜是对手关系。1、诸葛亮: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2、周瑜: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扩展资料: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作者基于文学艺术需要,周瑜被描写成为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人物,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周瑜气的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临死前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而在正史中周瑜为人宽宏,唯独程普与他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长,经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终不与他计较。后来程普敬重佩服他,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后来用于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令人敬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人物关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瑜

周瑜和诸葛亮谁厉害?

周瑜和诸葛亮比周瑜更胜一筹。周瑜和诸葛亮在军事上比周瑜略胜一筹。周瑜在面对曹操大军的时候在整个战役里完美治军,不论是用人还是谋略,甚至临场变通都非常到位。周瑜和孙策为打下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百战百胜。抛开《三国演义》来说诸葛亮打得仗不多“三国志”里也早有评价:“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可见,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短处。品德忠诚:周瑜与孙策内结骨肉之亲,外连君臣之义,多年征战为东吴打下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孙策去世后更是为扩大东吴领土而甲不稍解四处奔波,最后因劳累伤病而死于出征途中,可见其对东吴至死不渝的忠诚。先主病逝,诸葛亮虽然大权独揽,却并没有象曹魏的司马家族那样反叛篡位,而是跟周瑜一样为国尽忠而死,其忠诚可见一斑。

诸葛亮和周瑜谁厉害?

《三国演义》故事中,诸葛亮是神一样的存在。在罗贯中笔下,诸葛亮运筹帷幄,跟张良一样神通广大;诸葛亮搞后勤,跟萧何一样妥当;诸葛亮带兵打战,跟韩信一样战无不胜。
然而,这不是事实。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诸葛亮不过是搞内政、后勤的角色,是一个跟萧何类似的角色,带兵打仗方面很一般,也没那么多奇谋。

刘备阵营进攻川蜀,主角是法正,不是诸葛亮,诸葛亮参战,基本上是刘备死后的事情了。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给诸葛亮的那些光环,基本上都是虚构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赤壁大战”,“羽扇纶巾”的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
赤壁大战发生在公元208年,当时诸葛亮27岁,周瑜33岁,相比较于周瑜,诸葛亮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早在赤壁大战7年前,鲁肃就向孙权提出了“三分天下,联刘抗曹”的主张,只不过鲁肃所指的“刘”指的是刘表。
无论是诸葛亮还是诸葛亮背后的刘备,在赤壁之战之前,都还只是新起之秀。而周瑜,早就名震天下了!
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绝世美人大乔为孙策妾,小乔为周瑜妻,周瑜在孙吴的地位可见一斑。
比起诸葛亮,周瑜才是文武全才,还通琴音。最关键的是,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以奇谋著称的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
周瑜二十岁出头就成了孙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周瑜可是三国青年才俊的典范,周瑜的人生比诸葛亮传奇多了。

当事人曹操的一句:“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世人,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的主角。
赤壁之战的主角是周瑜还是诸葛亮?苏轼只用了六个字就给出了答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三国周郎赤壁”这六个字,更是为世人在“赤壁之战”事件上画出了重点~


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周瑜头脑敏锐、多谋善断、赤胆忠心、恃才自负、嫉妒贤能。周瑜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武艺高强,雄姿英发,且在音律上颇有造诣。周瑜出身于官宦世家,年少时与孙策交好,随孙策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周瑜带兵前来奔丧,并留在孙权身边任中护军。诸葛亮足智多谋、胸怀坦荡、谨慎小心、忠诚。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诸葛亮的政治成就身为丞相,诸葛亮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