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寒山寺在哪

时间:2025-02-07 18:30:05 编辑:阿旭

寒山寺在哪里?寒山寺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苏州城外的寒山寺,这个寺庙是大家很小的时候学的。其实我就是想去看看。毕竟古代诗人描写的那么精彩,所以我一直在想,这样的地方应该是很多人想要的吧!寒山寺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唐代诗人张继来到寒山寺,写下了这首诗《枫桥夜泊》:“霜夜,江枫生火,愁眠。苏州城外寒山寺,子夜钟敲客船。”这首诗叙述了枫桥夜泊的情景和感受,描绘了枫桥附近的景色和忧伤的心情,写了客船睡觉听古寺钟声,从我们的所见所闻表达了思乡之情。寒山寺,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江南水乡的夜景,意味深长,静谧迷人。我们已经仰慕寒山寺很久了。今年春节我们还去寒山寺寻找诗人的足迹。一大早坐车到了寒山寺,看到寺外的售票处挤满了人。我想我们不可能这么快买到票,所以我们先在寺庙外面散散步。寒山寺周边是步行街。寒山寺的外墙是黄色的,外墙上镌刻着诗词,主要是描写寒山寺及其周边景色的古诗词。沿着这条古色古香、热闹非凡的步行街,我们来到了唐代诗人张继笔下的枫桥。枫桥不大,五六米宽,三四十米长。桥对面是江南人家。河水清澈,我看到有人在桥下悠闲地钓鱼。不时有船只经过。桥边还有一块石板。你可以想象过去人们在这里生活、洗衣和做饭。充满了江南水乡风情。晚上坐在船上,在做饭的炊烟里闻着米饭的香味,看着村妇在河边洗漱,是那么的醉人。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诗《枫桥》中写道:“常州花园上的草在沙沙作响,但你已经很久没有游览这座城市了。不忘今日,只当烟雨过枫桥。”站在桥边,江南的景色醉人,远处寒山寺古钟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我也想家了。苏州城外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以前叫城外,现在是旅游胜地,每天人来人往,附近有很多旅游景点。五公里外,有典型的江南名邸,远处高楼林立。现在站在寒山寺外,很难感受到“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意境。这里的繁华是姑苏城这个“外”很难感受到的。站在乔峰,听着寒山寺的钟声,佛陀说凡人一年有108种烦恼。当钟声敲响108下,人类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消除。海内外游客齐聚寒山寺,聆听钟楼108响,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求平安。我也在心里默默祈祷,钟声会带给你我的平静。[关于门票]门票:20元,开放时间:07:30-17:00。[关于路线]必玩:半夜去寒山寺,听钟声,坐3路、3路、6路、9路、17路、21路、31路、301路车枫桥站。【关于景点】观前——寒山寺山塘街——号寒山寺上塘街——号观前观前石板路——号


游玩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也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诗吧,这首诗的名字叫《枫桥夜泊》。暑假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到了苏州寒山寺游玩。下面就让我来介绍寒山寺吧。寒山寺始建于公元5XX年的梁天监年间。到了二百年后的唐代,相传唐时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自从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该寺便闻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普明宝塔等。

我们是从寒山寺的后门进入的。先看到了观音石,接着我们来到碑廊,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赞美寒山寺的诗。过了碑廊我来到了普明宝塔,宝塔很高哟。玩过宝塔我们继续游玩了大雄宝殿、钟楼等景点。在大雄宝殿前的广场边我们休息了一会,我在这的纪念品商店买到了自己喜欢的扇子。休息过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枫桥夜泊》碑文前,在这拍了许多的.照片。最后从寒山寺的正门出去后,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江村桥上,在桥上可以看到寒山寺的全景。寒山寺的风景真美啊!


寒山寺是在哪里

寒山寺,在苏州阊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梁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大唐贞观年间,名僧寒山和拾得来此担任住持,改名寒山寺。立于枫桥桥头,抬眼便可以见到碧瓦青墙的寒山寺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间,青松翠柏,禅意深深。唐、宋时期,苏州寺院便有半夜打钟的习俗,称之为“无常钟”或“分夜钟”。夜半时,钟声响起,仿佛来自亘古,悠远苍凉。而今,寒山寺的钟声已成为了最具特色的一景。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寒山寺的结构及景观寺院坐东朝西,占地约1.06万平方米。大雄殿正中设须弥座,上供如来佛坐像,左右立阿难、迦叶胁持。两侧沿墙列坐鎏金铁罗汉十八尊,神态各异,为明代成化年间所铸。左右设钟鼓,钟系仿唐式青铜乳头钟,是日本人士于光绪三十二年送来供奉的。藏经楼在殿后,面阔三间,两层,硬山造,下层左右各接单坡顶禅房一间,并前伸作卷棚歇山顶,相对似两厢。楼下额寒拾殿,供寒山、拾得塑像,扇面墙嵌千手观音像碑,为清嘉庆年间物有苏州状元石韫玉题字。左右壁面嵌石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38方,南宋,1246年张即之行书,后有董其昌、林则徐、俞樾等11人题跋。寺内有俞樾书唐张继《枫桥夜泊》诗石刻,以及历代名人如唐寅,文征明,康有为,锣聘等的诗问石刻等。

寒山寺的由来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年),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在此住持,遂更名为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来到该寺,写下了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这首诗成了千古绝唱,也使寒山寺名扬中外。“妙利普明塔院”最终又怎么演变成寒山寺了呢?是在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诗之后人们才取名为寒山寺,还是在此之前“寒山寺”一名就已经妇孺皆知了呢?史料记载,寒山寺之名,在唐代以前,事无记载。但在当时由于寺庙建在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玩的人已经是络绎不绝。唐太宗贞观初年,有诗僧寒山子曾经“来此缚茆以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僧希迁曾经在此建造寺庙,并将寺庙命名为寒山寺。最为出名的事发生在这个时期,相传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赶考落第,催舟还乡,途经苏州,夜泊枫桥,触景生情,写下一首优美抒情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悠扬的钟声感发了几许墨客骚人的心灵,隽永的诗韵渲染了名寺古刹的钟声,千百年来,入诗入画,寒山寺的名声也随着诗韵钟声传播四方。寒山寺闻名遐迩,成为蜚声中外的游览胜地。但在苏州的地方志中记载,天平寺的藏书有很多出自唐代,书背后有“封桥常住”四字朱印。当地知府吴潜写过一首诗中有“借问封桥桥畔人”的句子,由此考证可以得知寒山寺在唐末已改名封桥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郇国公王珪因为书写张继的诗,易封桥为枫桥。到宋仁宗嘉祐中,朝廷将妙利普明塔院改赐名为普明禅院。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仍称枫桥寺。南宋一代诗人题咏多题为“枫桥寺”,仅张诗中偶用“寒山寺”旧名。元代始复称寒山寺,元代诗人顾英、汤仲友等诗均题名为“寒山寺”。其后明、清、民国及至人民政权建立,均沿用“寒山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