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诗。
2、王夫之:至若周必大、王十朋、范成大、杨万里之流,亦铮铮表见,则抑文雅雍容,足以缘饰治平而止。
3、19日一早,范成大和薛季宣一行乘船驶往太湖北山,乘舟走约十余里,舍舟登岸,在牛氏岁寒堂休息片刻,随后前行。初冬之松桂深幽,绝无尘事。翻过大岭,终于抵达石林旧居处。
4、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大宋乾道八年,即公元1172年,湖州迎来了一位十分热爱旅游的客人,他叫范成大。这一年的12月,他接到朝廷命令,要求他到广西去上任,于是匆匆整理行囊,从苏州踏上行程。 17日,舟行至湖州,当时的碧澜堂作为湖州府最高级的馆驿,接待了这位驰名海内的官员。
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7、南宋名臣范成大传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丰富,无论是为官执政还是诗词歌赋都有很深厚的造诣,他生长在动荡混乱的南宋南宋名臣范成大传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丰富,无论是为官执政还是诗词歌赋都有很深厚的造诣,他生长在动荡混乱的南宋年间,面对着当时的朝政,他无力挽救,只好竭尽所能造福百姓因此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同时他大量的诗歌创作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8、从零开始,从中小学诗词开始,
9、范成大,字至能 (《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10、扩展语文常识、学习写作方法,
11、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之中渡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12、《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
13、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14、【范成大的资料简介】范成大著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卷,今已佚失部分。另有《石湖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吴郡志》等著作传世。
15、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16、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17、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18、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自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与杨万里同榜进士。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
19、其《催租行》、《后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20、知明州(今浙江宁波)时,范成大蠲积欠、罢进奉。知建康(今江苏南京)时,范成大举荒政、赈饥民、捐税敛、开军仓以济贫乏,移余财以代秋租。
21、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
22、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23、这些诗歌都是范成大自己根据自己生活中所见所闻而创作的,所以非常的真实,其中流露出来的那种朴素自然的风情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读罢这诗集就仿佛自己在江南的乡村生活了很久一样。
24、范成大是哪朝人范成大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文学家,他在中国诗歌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对于后来诗歌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那么范成大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呢他的诗歌又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呢范成大的雕像范成大是宋朝人,他出生的时候还是北宋末期,但是没多久靖康之耻发生,北宋灭亡,宋朝皇室逃到了南方,南宋成立,这个时候中华地区还是以金国势力最为强盛,南宋只能偏安一方,而范成大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长大,所以可以说范成大应该算是南宋的人。
25、天山是中亚东部地区(主要在中国新疆)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谓之天山,唐时又名折罗漫山,高达二万一千九百尺,长约2500km,宽约250~300km,平均海拔约5km。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m,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m,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m。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26、在当时后世,他都是颇有影响的学者型官员,且其人格魅力卓越,很早就避居林下,在卞山山腰上修房盖屋,营造园林,名曰“石林”,并以此自号,安度晚年。所以范成大一到湖州,立刻想到的,就是去拜谒先贤叶石林故居。
27、他的这些为政举措,对减轻地方负担、改善百姓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8、这首属于田园诗,与《四时田园杂兴》风格相统一。写寻春。出郭寻春,登台望春,结果是全无踪迹,只好怏怏而返。回来的路上,看到桑树被蚕吃光了叶子,露出了枝条,菜花已经结籽,偶尔还有蝴蝶恋恋地不忍离去。如此而已。在一般人眼中,这种题材根本就没有什么诗意,难以成诗。但诗人稍加点染,便觉饶有情趣。前两句写寻春不见,是以扫为生之法。
29、词作情长意深,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
30、脱脱:成大致书北庭,几于见杀,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风烈,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者欤?
31、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和谐,读了令人心醉。
32、在历史上,范成大更多的时候是以诗名世的,他与陆游、尤袤、杨万里三人被合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称他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元末明初,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已然是公认的经典,其田园诗成就与陶渊明相比,堪称“后来居上”。
33、张鎡:事业文章两足尊,南北东西曾遍历。
34、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1)),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35、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36、(与作者有关的资料)创作背景南宋时期在政治上软弱妥协,农业工业却发展很快,许多爱国之士都因政见与朝堂相左而隐居于世,范成大也是其中一员,这首词正是他隐居苏州那一代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