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牍怎么读

时间:2023-07-10 11:35:40 编辑:阿旭
牍怎么读-通用55个

牍怎么读

1、竿[gān]

2、详细释义

3、又《玉篇》:遂也,述也,循也。《正韵》:惟也。

4、笔画:9

5、[gān]

6、康熙字典

7、聿yù【名词】(1)(指事。

8、趶念kua,古语同胯。两股间

9、竿,拼音gān,注音ㄍㄢ,上下结构,部首竹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9画。

10、五笔:TFJ

11、禁藏母拊竿。——《管子》

12、聿(拼音:yù)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执毛笔的样子,是为笔之初文。聿的本义指书写用的笔,后假借为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13、案牍的读音是:àndú。旧指官府的公文案卷。

14、部首:竹笔画:9五行:木繁体:竿五笔:TFJ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横竖

15、聿字拼音是yù,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

16、聿,yù,象形字,一只手(又)握着笔)的样子。

17、连篇累牍liánpiānlěidú: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18、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执毛笔的样子,是为笔之初文。聿的本义指书写用的笔,后假借为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

19、写字的木板。(《说文解字》)

20、籊籊竹竿。——《诗·卫风·竹竿》

21、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宋·朱彧《萍洲可谈》

22、部首:竹

23、【未集中】【聿部】聿·康熙笔画:6·部外笔画:0

24、特指钓竿。

25、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26、你说的“足字头”是没有的,应该是“竹字头”,这样的话,就是汉字“竿”。

27、(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28、竿,竹梃也。——《说文》

29、案牍的读音是;案an读四声,牍du读二声。

30、竿殳之所揘毕。——张衡《西京赋》

牍怎么读

31、又如: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古代艺人借以在其上表演各种技艺动作的长竿);竿殳(竹杖);竿首(竹竿顶端);竿头(竹竿的顶端)

32、不离苞苴竿牍。——《庄子·列御寇》

33、如:竿枻(竹篙和船桨)

34、一个片一个卖,即“牍”念dú。

35、足字头寓意这个竹字的头加干!是竿gan!竹竿!竿子的意思

36、【康熙字典】解释:《廣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說文》竹梃也。《詩·衞風》籊籊竹竿。《史記·貨殖傳》竹竿萬个。又竿牘。《莊子註》竹?爲書。

37、案牍,拼音,àndú

38、“牍”,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dú,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牍”的基本含义为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如文牍、尺牍;引申含义为古代乐器名。

39、又如:竿牍(指书信,古代用竹简书写,故称竿牍)

40、《唐韵》余律切。《集韵》允律切。《韵会》《正韵》以律切,并音遹。《说文》:所以书之器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41、拼音是àndú,释义是案,指书桌或办公桌;牍,指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案牍,即官府文书。

42、指竹篙。

43、聿,象形字,一只手(又)握着笔)的样子。聿,所以书也。聿原为笔的本字。聿者,所用书之物也。指示字。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词,意轻快。所书也,以用也。聿者、所用书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视此。

44、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2)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

45、基本释义

46、繁体:竿

47、通“简”。竹简

48、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横竖

49、“牍”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片”表示意义,“卖”表示声音。《说文解字》中“片”的意思是分开、剖开的木头,是“木”字的一半。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常将文字书写在竹子、木头之上。如果竹、木被削成一根一根的,就称为“简”或者“策”,如果加工成一篇,就称为“牍”。

50、五行:木

51、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52、如:垂竿;竿纶(钓竿与钓线)

53、律字半边这个字是聿读音:[yù]部首:聿五笔:VFHK

54、竿子:钓~。立~见影。百尺~头,更进一步。

55、聿,所以书也。聿原为笔的本字。聿者,所用书之物也。指示字。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词,意轻快。所书也,以用也。聿者、所用书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视此。〈名〉(1)指事。从聿一一者,牍也。秦以后皆作笔。本义:毛笔。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笔)同本义[brush]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说文》(2)又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