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书 : shàng shū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3、3.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4、战国以前臣下奏谏陈词,都用上书的名称。
5、古代“言笔未分”之时,不分君臣,互相来往都用书,秦虽改书为奏,但因为离古代还不太远,所以仍然有人用书。
6、唐尝尝佰妒脂德拌泉饱沪代偶尔用“书”作为外交文书的一种。
7、唐代以后就很少使用.
上疏上书的区别1、上疏和上书的区别
2、上书言事是儒臣规谏君主、实施伦理制衡的重要方式。
3、臣民上书可以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等三类,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汉书》中记载了颇多臣民上书事件,著名的如主父偃上书谏伐匈奴之穷兵黩武政策;徐乐上书言秦土崩瓦解之失;魏相上书谏止对西域用兵;名儒鲍宣上书诉民众“七亡七死”等。
4、“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如京兆尹张敞上疏汉成帝,谏议他纠正为政过失,“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萧望之上疏谏说元帝“选明经术者为内臣,与参政事”,“纳谏忧政”;薛宣上疏成帝,斥责当时“吏多苛政,政教烦碎”等,皆是多被称道的史例。
5、至于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的带有机密性文书,《汉书》中上疏和奏封事的实例约百余次。
6、汉代臣民向皇帝进言事项范围广泛,其中对皇帝的伦理批评占了突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