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幼儿园小朋友做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怎样给幼儿园小朋友做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图片 科学小实验,视频
哈哈,可以做一个大气压的试验:一个玻璃杯,一张塑料板,和一些清水就OK了。将玻璃杯装满水,用塑料板盖好,然后倒扣过来,塑料板不会掉下来。然后可以提问下小朋友为什么塑料板不会掉呢?
一个给幼儿园小朋友的科学小实验怎么做?
可以做一个名字叫“红颜易逝”的科学实验,蛮有趣的
要准备的东西:一杯红茶、一个柠檬(大超市里都有)、一把小刀(让小朋友注意安全,或者老师切好后发给小朋友)
方法:把一个柠檬用小刀切开,把挤出来的柠檬汁倒入红茶水中,会看到红茶水慢慢褪色了,变成了无色的茶水。
原理:红茶中含有色素,色素会让红茶水显现出颜色。把柠檬汁倒进红茶中,红茶中的色素会和柠檬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色的可溶性物质,所以红茶水变成了无色的茶水。(最好不要让小朋友喝无色的茶水) 求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怎么做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基本的工具得有吧,螺丝刀,钳子啥的,基本的材料要吧,铁丝,导线,电池,粘胶等,然后就是看具体实验要求用啥,具体的原理弄懂,就可以开始了~
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哪些科学小实验好呢?
爱迪生思维采用与欧美同步的科学课程,在3到12岁孩子思维成型的关键时期,通过符合孩子天性的动手科学实验课程,坚持以培养爱心;启迪智慧;生出创新为教育理念,6位一体式创新教学模式,标准式的科学实验课堂,课程设计兼具知识性,娱乐性,互动性,启发性,为各类学校,早教机构,培训中心,少年宫等提供团体科学性课程和活动,深挖教育内涵,是国内科学思维教育第一品牌,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具有科学家式的思维和能力,拥有科学式永续的学习力,自然生出创造力,爱迪生思维人手一套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用孩子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让孩子轻松学习枯燥的理科知识
有哪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图案会因糖分脱水如何隐形原理。材料:火烤之后、一杯水,字形:用水把白糖化开,放在写过字的白纸下面烤:白糖、一盒火柴,然后把白纸铺在书桌上、一张白纸,用毛笔蘸白糖水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而呈现浅褐色,然后划著一根火柴点燃可燃物,这样人就会很容易地看到写在上面的字了、一支毛笔。过程。待字全干时,奇迹出现了,只见本来没字的白纸上隐约出现一个浅褐色的“福”字
幼儿园小朋友生日,老师简单的祝福话
人生最重要的是健康与快乐,但愿你在以后的途中手捧健康,肩背快乐;幸福快乐的为祖国贡献你的青春,我们真诚的祝愿健康与快乐永远伴随着你。
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希望你每时每刻都充满欢乐,一年比一年更加幸福;拥有一切美丽,心想事成!同时愿生日的喜悦给你带去永远的幸福。 幼儿园小朋友要求做简单的中秋或国庆的礼品
今年很特殊中秋跟国庆节基本上连在一起的是外在儿女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日子,当然少不了给父母带回礼物
送长辈亲人:送长辈可以从健康角度出发,送营养品这样的保健礼品。
也可以送带有祝福寓意的宜贡坊云锦摆件 富贵千年那种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送朋友:送朋友因为关系比较亲密,可以送比较常规的礼物,茶叶、餐具、茶具都可以,实用大方。 有必要可以定制礼物给个惊喜
送领导:送领导的礼物可以看看领导有什么兴趣爱好,如果喜欢收藏品,可以送纯手工工艺品摆件、名人字画、高大上的有云锦框画和卷轴等等,既高档又讲究生活品质。
客户来几样有心意的小礼物就可以了 文化礼品就很不错
送同事:同事可以送办公用品,有书房的送云锦镇纸适合写作字画
吃的建议少送 要不然吃不完或者不浪费就会一下子吃光让人反胃~~希望对你有帮助。 给幼儿园小朋友怎样做一个简单又好看的生日礼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定制、DIY、手工的,然后创意也是棒棒哒!所以越来越多的视讯,越来越多的图片,越来越多的印变定制出现了。有小朋友喜欢的卡通或者是自己照片的礼物相信他们会很喜欢的。
幼儿园小朋友眼角破皮了 怎样给家长说 幼儿园小朋友眼角破皮了 怎样给
宝妈都挺心疼孩子的,在校期间要多加看护,可以多提供给孩子正能量的东西,真正帮助宝妈解决问题
如何做科学小实验?
艾利杰决定沉睡,请你帮忙演奏一段音乐,它给了你一本乐谱
来到庭院左边的竖琴前.
演奏注意:一定要打开背景音乐仔细听,从左到右7根弦分别是哆列米发索拉西,每根要按2次才能发出声音.自己仔细听并数好弦,发出声音了再按下个音,不然就会演奏失败.完成演奏后奖励人气20。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14个让孩子惊喜到爆的简单科学趣味小实验(2)
实验五油水熔岩
材料:食用色素,食用油,水,泡腾片
准备油和水2:1的比例。先放水,后放油。
滴加1-2食用色素。
投入泡腾片,可以看到大量泡沫从杯子底部腾起,杯子内部像火山喷发的熔岩一样翻滚。(泡腾片原理同色彩爆发实验)
持续一片一片投放泡腾片,反应更加激烈。
静置一段时间后,油水会分离,色彩随水沉淀在杯子底部。
实验六油水烟花
材料:食用色素,食用油,温水
取少量油,选取三种颜色(如红、黄、蓝)滴加1-2滴。搅拌,油和色素不会融合,而是呈小颗粒装。
将调好的油全部倒入温水中。(注意避免热水烫伤)
期待烟花的盛开吧。
实验七小鸡转身
画三只大小高度基本一致的小鸡,就像排队往前走一样。
透明玻璃杯倒一杯清水,把画有小鸡的图片放在杯子后面,轻轻挪动,透过杯子可以看到小鸡转了身,改变了行进的方向。
玻璃杯内倒水后相当于透镜,让小鸡发生了转身。画纸距离水杯太远或者太近都不能看到这样奇妙的现象,让孩子动手试一试吧。
实验八扣子变大了
碗内放一些彩色扣子(或者彩色珠子)。
保鲜膜封口。
稍用力压保鲜膜中间,让保鲜膜中间凹陷下去,在中间倒些水。
透过水看彩色扣子变大了。
和上面实验一样,保鲜膜和水形成了透镜,让扣子看上去变大了。
幼儿做科学小实验有什么意义吗?
科学小实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如下:
1、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这个不用说太多,每个科学实验都是需要动手来做的,不是纯知识,也不用记公式,做了就懂。比如看到我文章的图片,会思考自己如何动手做出来,并且即使做出来,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会寻找原因。
2、可以培养动脑能力,在做的过程中会有思考的过程。在大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实验,小朋友们还会做失败,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大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基本常识的,小孩子生下来可能第一次见过,第一次做,失败是非常正常的。在不断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思考过程,都是一点一滴尝试摸索出来的。
3、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同样一个实验,孩子做出来的步骤肯定不一样。在做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思索不同的做法,这个就是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反而大人们做的时候却中规中矩,没啥大的创新。与其买磁力片玩具、乐高玩具,还不如做点实验实在。
4、可以作为学校课程的补充,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学校是纯知识灌输,然后拿考试来检验吸收消化情况,最终培养了一大批考试机器、哑巴英语。既然学校不开设科学课,作为家长也应该自己努力一点,让孩子做做科学小实验,放松心情。
5、实验方法是在人为的控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一个过程,所以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具体实验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前人经验的积累。
实验者只有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才能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当事物表现超出原来的理论框架时,能够及时加以捕捉,并发现其本质。
中班科学小实验彩色喷泉教案
中班科学小实验彩色喷泉教案3篇
在科学课堂中,老师要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从而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一名中班科学老师,快来写一篇中班科学教案总结自己的教学感悟。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中班科学小实验彩色喷泉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中班科学小实验彩色喷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相似图形的异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2.了解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并能正确区分圆形和椭圆形,善于发现生活中像圆形和椭圆形的物品。
3.知道圆形和椭圆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准备】
教师:PPT、圆形和椭圆形图片各1张。
幼儿:每人1根毛根、圆形模板纸1张、圆形和椭圆形卡片人手1套、操作纸1份、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活动主题
谜语:形状有点怪,像圆不是圆,肚圆两头尖,样子像鸡蛋。
打一图形:椭圆形。
二、认识椭圆形,观察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1.出示PPT,请幼儿观察椭圆形西瓜和圆形西瓜的不同。
2.教师出示与西瓜相对应的椭圆形和圆形的图片,观察椭圆形和圆形的异同。
提问: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
小结:相同点:圆形和椭圆形的边缘都没有棱角。
不同点:椭圆形比圆形长一些、扁一些。
三、幼儿操作,由圆形变椭圆形,体验两种图形的不同
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圆形模板纸,选一根毛根,把毛根两端交叉拧一下,然后把毛根撑开,调整成圆形,和模板纸上的圆形的边缘重叠。
现在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把圆形变成椭圆形。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圆形变成椭圆形呢?(拉一拉、压一压)
小结:通过这个方法,我们知道了椭圆形比圆形扁一些、长一些。
3.讨论:那椭圆形可以做轮子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比一比、滚一滚的方法,感受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小结:虽然说圆的物品能滚,比如圆形图形、圆的球、椭圆的橄榄球都能滚,但它们是立体物品,而作为平面图形的椭圆形则不能滚动了。
四、找找生活中的椭圆形
提问: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很像椭圆形,如操场跑道、鼠标、橄榄球、哈蜜瓜、柠檬、鸡蛋、土豆等。
五、幼儿通过操作纸,再次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请小朋友看看操作纸上都有什么图形?请将里面的圆形(打对号)和椭圆形(划横线)进行分类。
【活动延伸】
教师将生活中像椭圆形、圆形的东西投放入益智区,让孩子再次区分,并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中班科学小实验彩色喷泉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炎炎夏日,幼儿园的餐后水果以及下午餐点里常常会有西瓜,每次吃西瓜,孩子们都表现得格外惊喜和愉快。于是我做了个小调查,拿出近十样瓜果,请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瓜果,结果喜欢西瓜的幼儿最多,理由是:“西瓜好看又好吃。”“西瓜很甜,红红的我喜欢。”“西瓜的水分很多,吃起来很爽。”“西瓜很凉快,吃了心情愉快。”……既然幼儿对西瓜如此喜欢,那么能否帮助幼儿进一步丰富、加深对西瓜的认识呢?海门有很多西瓜种植基地,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采摘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感受发现的乐趣。幼儿阶段的科学活动是启发、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周围事物,让其在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和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重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我预设了“参观西瓜地”和“试取西瓜汁”两个活动,让幼儿在与周围事物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观察、充分操作、反复感知,经历科学探求和发现的过程。
活动一:参观西瓜地
活动目标
1.交流有关西瓜的经验和疑惑,对西瓜产生探索的欲望。
2.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了解西瓜的一些生长习性,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3.感受发现的乐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手一张(分为疑问、答案、新发现三部分),笔,与西瓜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前的联系。
活动过程
1.互相交流,唤起已有经验。
师:西瓜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瓜果,那我想问问,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西瓜?你知道哪些西瓜的秘密呢?
幼儿发言,教师适当总结。
2.提出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师:原来我们知道西瓜的这么多事啊!那么,有关西瓜,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幼儿的回答多种多样,如:西瓜有没有根?西瓜为什么长在泥土里,不是树上?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的子是白的,有的子是黑的?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教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简单的图像、符号把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疑问”一栏中。
3.参观西瓜地,观察询问,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
教师事先与西瓜种植基地的工作人员沟通好,到达之后,对方有专人带领幼儿参观,并进行集体介绍,然后请幼儿自由观察瓜农的.劳动,边观察边提问。
幼儿人手一张记录表,一边参观,一边完成记录表的另外两栏:“答案”和“新发现”。
(大棚里面的自由观察环节是幼儿最投入、最喜欢的,他们目睹了瓜农剪枝、摘瓜、授粉的过程,提出了很多问题,也在瓜农伯伯、阿姨们和蔼、耐心的示范和讲解下,获得很多新知识。在采摘、装箱的地方,幼儿又学会了辨别西瓜成熟的方法。最后,他们亲自弹瓜听声,每人采摘了一个西瓜,高兴、圆满地结束了这次参观活动。
4.互动交流,分享各自探索发现的结果。
展示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和幼儿一起回忆经历,帮助幼儿梳理获得的经验。
利用记录表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说明
问题是科学活动的起点。活动一开始,在唤起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请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就是为了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动机和积极性。把幼儿带到西瓜种植基地去观察、发现、询问,有利于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提高他们探索的兴趣。同时,带着问题、带着记录纸去参观,使活动更具有目的性。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远比简单的“教师讲、幼儿听”“集体看视频”等方式更有效。
中班科学小实验彩色喷泉教案篇3
设计背景
西瓜是幼儿经常吃、喜欢吃的瓜果之一,果市场上随处可见各种品种的西瓜的身影。在合山市河里乡有一种西瓜品种,无籽,水分非常多,且色泽鲜嫩,人称“河里瓜”,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为了让幼儿感知西瓜的特征以及了解本土西瓜的文化,我选择了西瓜作为教学内容,设计了这节课,引导幼儿在观察和品尝西瓜的过程中,发现“河里瓜”的优点,了解怎样吃西瓜、为什么吃西瓜、怎么画西瓜等内容。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品尝、比较,体验河里西瓜的优点。
活动重点:
了解各种西瓜品种的特征,体验本土西瓜的优点。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如何画西瓜。
活动准备
1、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
2、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3、绘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西瓜
1、教师出示外形各异的普通西瓜及河里西瓜若干,让幼儿观察。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结:西瓜是圆圆的,瓜皮是有的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河里瓜还带花纹,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二、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教师: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教师选一个普通的西瓜,一个河里瓜,分别切开,让幼儿认识。
(3)让幼儿分别品尝普通西瓜和河里瓜,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4)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特别河里西瓜,它是无籽的,吃起来又方便又好吃,能解渴、祛暑,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合山著名的本土水果之一。
三、画西瓜
1、教师先示范如何画西瓜,幼儿欣赏。
2、幼儿操作画西瓜,教师适当指导。
3、幼儿相互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西瓜》这节中班科学活动看似简单,可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这节课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幼儿对西瓜并不陌生,在炎炎夏日经常可以吃到,但是那只是幼儿对西瓜的表象理解,并没有深入了解西瓜的特征及家乡“河里瓜”的优点。因此,在课前准备上我在教具上也花费一番功夫,特意到市场上去买了许多西瓜及“河里瓜”。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让幼儿观察、品尝、比较等方式,让幼儿明白西瓜的总体特征及“河里瓜”的优点。在给他们品尝西瓜后,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述出西瓜的特征及味道,体验本土西瓜的优点。在说说普通西瓜和河里瓜的不同之处这个环节时,大部分幼儿都能说出不同点来。在画西瓜这个环节,我要求幼儿看着西瓜实物来画,多数幼儿绘画水平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这节课感到不足之处就是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少了些,气氛不够活跃。如果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加入一些小互动、小游戏进去,让幼儿学习起来没有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