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半导体的原子排列不具备长程有序,但保留与相应的晶态半导体相近的短程有序 性。非晶态半导体包括的范围很广,但主要的是两类:一类是以非晶硅、非晶锗等为代表的四 面体键非晶态半导体另一类是以硫、硒、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为主要成分的硫系非晶态半 导体。
由于硫系元素中存在孤对电子,所以硫系非晶态半导体也称为孤对非晶态半导体,有 时也称为玻璃半导体或硫系玻璃。 由于非晶态材料是一种无序系统,其电子状态的描述要比 晶态材料困难得多,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间,人们未能实现对非晶态半导体的可控掺杂,得到 的都是高阻材料,大大限制了非晶态半导体的应用。
1975年英国的斯皮尔等人成功地实现了 对辉光放电制备的非晶态的互相掺杂,开辟了非晶硅的广阔应用前景。 1976年美国的RCA 的卡尔逊制成了第一个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从而奠定了其作为新型电子材料的重要地位。
目 前非晶态半导体已在太阳能电池、静电复印、激光光盘、传感器件以及大面积显示等领域获得 实际应用,还有许多方面的应用正在研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