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十大最美景点
1、称多拉布民俗村 AAAA
拉布民俗村气候相对温和,依山傍水的自然风景区,这里有景致怡人的人工园林,别致古朴的民宅村落;以原生态歌舞“巴吾巴毛”为代表的风格洒脱的民族歌舞和富有悠远的历史、闻名遐迩的拉布寺更以它精髓的宗教文化让人遐思万千、叹为观止;以“杨树之母”。著成的拉布寺园林,郁郁葱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基本信息:景区地址:拉布乡拉司通村邮政编码:815100电话:0976-8865198开放时间:3月15日至10月15日24小时停车场信息:拉布广场地理位置:北纬32°53′30〞-34°47′10〞,东经96°21′24。〞季节特色:气候温和,冬季白雪皑皑,夏季绿意葱葱植被茂盛提示服务:平均气温1.8℃。
2、玛多黄河源旅游区 AAAA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原先还有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由于环境污染,加上人为的破坏,现已消失)。但它还不是河源。后再经深入的查勘,又发现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另外,扎陵湖和东边与它相距不远的鄂陵湖,是河源地区最大的两个湖。交通可在西宁包吉普车前往,费用1000~1200元。
3、结古寺 AAAA
位于玉树结古镇东结古山上,藏语称“结古顿珠楞”意为“结古义成洲”为萨迦派在青海省内的主寺,主要建筑有:经堂2座,僧舍220间,主体建筑“都文舟嘉措”可容纳100所哇诵经。讲经院、大昭殿、弥勒殿、嘉那和文保-院都各具特色。这里有“世间第一大嘛呢堆”,嘛尼堆由刻有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咪哞”的嘛呢石垒成,译为汉语“啊!莲座上圣佛!噢!”有的嘛尼石还刻有-或佛像,无数“嘛尼石”排一起构成一列经石墙。目前已有2.6亿块嘛尼石,形成了一座嘛尼石城。石墙、门巷皆挂印有-、佛像的彩色经帆,石城中央竖立一红色神塔。结古寺位于结古镇东,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多名僧高徒在我国藏区闻名遐迩。殿堂僧舍错落有致,高耸于山岗之上。结古寺的嘛尼石堆闻名于世界,第一世嘉那-晚年时定居于镇东新寨村,并在此修建嘛尼堆,人称“嘉那嘛尼堆”、“新寨嘛尼堆”。
4、臧娘佛塔及桑周寺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位于青海玉树州称多县仲达乡,通天河南岸。前身是一座苯教古刹,名为“仁真敖赛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为“臧娘佛塔?盛德山”。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30年)将臧娘周围的苯教仁真敖赛寺、巴钦班觉寺、巴格达宗寺合三为一,在臧娘佛塔脚下创建了桑周寺,有殿堂、佛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物数十座。现存有大、小经堂及0殿、僧舍等古建筑物,墙面涂有竖向黑白相间条带,这显然是萨迎派寺院的象征物。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有很高的古建筑文物价值,而且保存和收藏有一批非常珍贵的宗教、历史文物。有从苯教寺院传下来的宋代以前的铜铃、银碗、鼓号等;有元朝皇帝封为国师的巴思八亲临寺院赠送的“吉祥天母”泥塑造像及部分法器;有历代僧人和信徒供放的数以千万计的泥制小佛像;有臧娘佛塔及桑周寺创建人孟德嘉纳大师的僧衣、靴子、-及经卷、唐卡等。
5、群果扎西
群果扎西群果扎西,藏语意即吉祥的水头。澜沧江的发源地就在这里。它包容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海拔5200多米的杂纳荣草原。草原四周群山上的许多小溪像倒悬在天际的珍珠项链,顺着冲激而成的冰槽汩汩而下,向着草原中部的群果扎西滩流去。杂曲河之源群果扎西滩,地形复杂,沼泽遍野,但牧草却异常肥美,早就是珍禽异兽的欢聚之地:成群的野马毫无畏惧地追逐驰骋,结队的黄羊翘着白尾嬉戏耍斗,凶暴的恶狼养成了目空一切的习性,狡猾的沙狐直瞅着大兽捕获的猎物,笨拙的狗熊自由自在地游逛……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那些优雅美丽的白天鹅,婀娜多姿的黑颈鹤,以及翱翔如的斑头雁。它们有的扯着嗓子震天价鸣叫,有的在湛蓝的空中默默地飞翔,有的独立巢边为“孩子们”站岗放哨,春天,它们从南方飞来,在湖中岛打窝坐巢,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入冬,它们携儿带女,一路欢歌,去到江南水乡寻找安乐窝。
6、隆宝滩自然保护区
介 绍:隆宝滩位于青海省玉树州首府结古镇西南约80公里的地方,两面高山耸峙,平行延伸,中间有一块长10公里,宽3公里的沟谷地带,上面裸露着湖泊残迹,砾石垒垒,实际是高山草甸类型的沼泽地。拔海四千尺以上,气候寒冷,即使五、六月里下小雨也经常夹雪,有时天色晴明,突然会冰雹雨雪骤至,使人感到难以适应。但这独特奇异地理环境,却是青藏高原珍禽异兽及一些贵重药材的产地,被世界鸟类专家誉为“黑颈鹤之乡”,是世界鸟类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瞩目和向往的地方,有世界珍禽研究所至今未能猎获的高原珍禽黑颈鹤,还有斑头雁、棕头鸥、雁鸥、赤麻鸭、秋沙鸭、雪鸡等十余种禽鸟。保护区为东西长约25公里,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狭长山间盆地,四周高山环抱。
7、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座落在白纳沟(又称柏沟)口不远的地方。庙宇坐北朝南,背靠嵯峨险峻的岩壁,傍临清流见底、冽如甘露的青溪,面对灌木滴翠、绿草丰茂、鸟语花香的巴塘山,中间一简之地,峡谷蜿蜒,砾石遍地。由于白纳沟环境幽雅清静,风景绮丽多姿,气候温和宜人,当地群众把这里视为玉树高原上难得的“洞天福地”。越过小溪,踏进石壁锁道、岩石嵌门的寺庙,里面是一个白粉刷墙,卵石铺地的小院,庙门旁有一块不大的石碑,用古藏文简略地记载修筑文成公主庙的原由和大体时间,其中写道:“为了祝愿万民众生,赤迭祖赞父子幸福平安,祝愿佛教昌盛大,依照佛中年时的容貌和体形,依岩壁雕刻了佛像,修了此庙。”院内左侧是手持刀、身披盔甲,体魄雄壮,面目威严的武将;右侧是身着戎装,头戴禅帽的骑虎壮士;影壁小墙上面有飘飘欲飞的骑鹤仙子。小院正面,紧靠岩壁的是三层高的土筑石砌的藏式平顶建筑。这是这座庙宇唯一的建筑--公主庙堂。
8、拉布寺
拉布寺拉布寺是玉树地区的格鲁派大寺之一。早期,这里是一座萨迦派小寺。明永乐年间,宗喀巴弟子代玛堪钦元登巴奉师命来今称多县地区建寺,见拉司通学群沟口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便选定寺址,在当地拉布头人尼玛本的协助下,于永乐十六年(1419)改建原有萨迦派小寺,新建经堂1座,僧舍6间,聚僧10人,形成拉布寺。寺院初建,即受到宗喀巴和明王朝的支持。据传,宗喀巴曾赐赠自己的头发、衣饰等作为泥塑佛像的装藏物,并赐度母像1尊,明廷曾赐给0像1尊和禅杖等法器。寺院建成后,代玛堪钦积极活动于附近各地,扩大影响,很快将今玉树县原属直页喝芋孤刚噪皿苛测irRR可pMi于寺,使之改宗格鲁派。代玛堪钦晚年又到今海西州的都:和四川石渠县一带活动,进一步发展势力。约在清道光年j该寺-吉热多杰人京觐见清朝皇帝,得到丰厚赐赠,被、拉布族百户,管理当地一切政教事务。
9、藏娘佛塔
藏娘佛塔位于通天河南岸玉树县仲达乡歇格村桑周寺,距乡约40公里。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及桑周寺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藏娘佛塔是由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佛教画像、造塔等权衡制度的制定者(上述权衡制度也收录在《大藏经●丹珠尔》)中孟德嘉纳(又称尼德加那)于北宋天圣七年(1030年)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因此,该塔可称为标准藏传佛教塔的实物样本。被后世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等各派著名法王、大师共认为是藏传佛教塔之精华。与尼泊尔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共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大藏经●丹珠尔》外,藏汉许多史书如《德吾史部》、《娘氏志》、《青史》、《红史》、《汉藏集史》(世界史)、《西藏王统记》等五十多部史著中均有记述。
10、可可西里地区
位于青海西南部,昆仑山系南侧支脉。蒙古语意为“青(或绿)色的山梁”。北西-南东走向,长300余公里,宽20-30公里。断块山,平均海拔5000-6000米,地貌表现为宽浅底山,山坡平缓,相对高度500-700米,最高峰岗扎日东峰海拔6136米。海拔5600米山地夷平面上,发育有零星的平顶冰川,青新交界处的山峰汇集众多冰川,最大冰川面积1000平方公里,为道天河支流楚玛尔河发源地。年均气温低于-8℃度,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属高寒荒漠气候。植物稀少,种类贫乏,有成群野牦牛、野驴、石羊,长角羊等蹄生动物出没。
玉树是四川省那个市的
玉树市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不属于四川省。
玉树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与西藏昌都专区接壤、四川省甘孜州相望。201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玉树县撤县设市,玉树市正式挂牌成立。
截止到2019年10月9日,玉树市共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6个乡:结古街道、新寨街道、西杭街道、扎西科街道、下拉秀镇、隆宝镇、哈秀乡、巴塘乡、小苏莽乡、上拉秀乡、仲达乡、安冲乡。
扩展资料
玉树古为羌地。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王国,隋、唐称之为“女国”、“东女国”,唐属吐蕃辖地,南宋属囊谦部落头人管辖,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辖地,明属朵甘思宣慰司地,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受囊谦王族节制,后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仍受囊谦王族管辖。
民国初受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节制,旋改隶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辖,民国六年(1917年)属玉树理事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时设玉树县。
1952年沿旧制设立玉树县政府,隶玉树藏族自治区(州)。玉树县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面积1.57万平方千米。人口中近93%是藏族,是省内藏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玉树县人民政府驻结古镇。有藏、汉、回等民族。
1929年设玉树县,后经几次变更,1957年正式建立玉树县,县政府驻结古镇。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驻地。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批准成撤县设立玉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