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厉害。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美国人曾经形容他“一个人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被业界公认为中国“卫星之父”。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至2009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越王钱柳第33世孙。孙家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4月8日出生,辽宁瓦房店人,共和国奖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作为中国月球探测项目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作为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在中国航天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所以他们都很强大。

一提到“钱学森”这个名字,孙家栋现在还有声地说:“恩师!绝对是我的恩师啊!”孙家栋在苏联学习了6年多。1958年一回国,就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设计部。院长是钱学森。部里成立了一个总体小组,负责对接和贯彻总设计师的意图。孙家栋是组长。当时,中国并不喜欢总设计师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是总设计师。

孙家栋和钱学森一起做了近10年的导弹。1967年7月29日,国防科技工作委员会的一位同志告诉他,钱学森向聂荣臻推荐他负责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整体设计。那一年,他才38岁。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该国有23人“两弹一星”元勋奖章。孙家栋和恩师钱学森一起授奖,但在他心中,“我一直是老同志的尾巴,他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