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问答 >

封常清

时间:2022-10-31 08:21:27 编辑:阿旭

封常清简介

封常清自幼父母早亡,跟随外祖父流放到安西。后来,封常清受外祖父的影响而喜爱读书。封常清30岁时,他投身到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麾下。天宝六年,封常清跟随将军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因功担任判官,后担任安西大都护。

天宝12年,封常清率军攻破大勃律国。随后,担任摄御史大夫的封常清改封范阳节度,并募兵东讨安禄山。公元756年,封常清遭到边令诚的诬告,被唐玄宗以出师不利的名义处死。

封常清从军期间,成功攻破小勃律和大勃律,保卫了大唐边境的安定。

封常清简介

读史之人,可以不知道“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但你不能不知封常清

封常清,究竟何许人也? 也许很多人只是略有耳闻,毕竟与薛仁贵、李光弼等唐朝猛将比起来,似乎算不得什么?可你可曾了解过他的一生呢?

封常清,蒲州猗氏人,外祖父教他读书,他的学识多有所成。他从小成了孤儿,又穷,三十多岁,还没有功名。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时,任命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有次出兵,高仙芝任命了三十多名侍从,衣裳鲜艳漂亮,封常清因而感慨并报名请求担任侍从。封常清很瘦,脚又跛,高仙芝瞧不起他的长相,不录用他。第二天他又来了,高仙芝道歉说:“侍从已录取够了,哪里用得着又来呢?”封常清生气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愿意侍奉您,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您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看容貌录用人,会把子羽看错,您还是考虑一下吧。”高仙芝还是没录用他,他就每天到门口等候,高仙芝没办法,就把他录取了。

适逢达奚各部反叛,从黑山向西奔向碎叶城,诏令拦击。夫蒙灵察派高仙芝率两千名骑兵追击,达奚走了很远的路,人马都疲劳了,因此几乎被全部俘获或杀死了。封常清在帐下暗暗写好了捷报,详细记载了井眼、泉水、驻军地点、胜敌的情况和战术,条理分明。高仙芝拿来看了,都是自己想写的,于是大惊,立即采用了。军队归来,夫蒙灵察迎接、慰劳他,高仙芝解下奴袜带刀拜见,判官刘眺、独孤峻争着问:“此前送来的捷报是谁写的?您帐下怎么有这样的人才?”他回答说:“是我的侍从封常清。”刘眺等吃惊了,对封常清施礼让座,和他谈话,很惊诧。封常清便有了名气,后来他因功封叠州戍主,仍任判官。

高仙芝攻占小勃律国后,替代夫蒙灵察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因跟随作战有功,升任庆王府录事参军事,为节度判官。高仙芝出征,他常任留后。封常清有才能且果断,没有事能难住他。高仙芝委任郎将郑德诠管理家事,他是高仙芝奶妈的儿子,在军中很威风。封常清有次从外面回来,众将上前拜见。郑德诠见他才上任,轻视他,骑马撞了他的骑马侍从后离开了。封常清命侍从把他带到厅堂里,就关上了门,离开座位说:“我出身卑贱,御史中丞大人错爱,让我主持留后事务,郎将怎能无礼?”接着叱责他说:“必须借你的死,来严肃军纪。”遂杖杀了他,把他的脸朝下拖了出去。高仙芝的妻子和奶妈在门外哭着求情,没能救他的命,很快将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很吃惊,到见了封常清,敬畏他的公正,没敢责备他。封常清也不道歉。遇上大将犯罪,他又杀死了两位,军中没有不畏惧他的。高仙芝任河西节度,又请他任判官。一段时间后,封常清升任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主持节度事务。不久,封常清改任北庭都护、持节伊西节度使。封常清生性勤劳节俭,吃苦耐劳,出兵骑驿马,私人马厩只有两匹马,赏罚严明。

天宝末年进京朝拜时,安禄山反叛了,皇帝召见他,问用什么办法对付叛军。封常清看见皇帝担忧,就夸口说:“国内长期太平,人们不懂作战。然而,道义上有正义和不义,战场上有各种谋略。臣请求赶到洛阳,用全部库存招募勇士,甩着马鞭过黄河,不久就把叛逆的头献到朝廷来。”皇帝欣赏他的勇气。第二天,朝廷任命封常清为范阳节度副大使,骑驿马到了洛阳。封常清招募到六万军队,但都是市民和仆役,便安排军队拆毁了河阳桥守黄河。叛军对平原郡发动进攻,命颜真卿率兵七千人防守黄河。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飞马到朝廷奏报。封常清把李平拿的报告打开看了,就靠着营帐写信给颜真卿,劝他坚持守城,并且通过驿站送悬赏捉拿安禄山的檄文几十份给他,颜真卿收到后,就分送给各州郡。安禄山渡过黄河,攻占荥阳,进入罂子谷,先锋到葵园。封常清派精锐骑兵抵御,杀死了叛军上百人。叛军大部队到了,封常清抵挡不住,退进上东门,接战后又战败了。叛军击鼓进兵,搜捕官员。封常清在都亭驿迎战,又打了败仗。退兵守宣仁门,又打败了。于是从提象门出城,砍倒大树堵住道路阻挡追兵,至谷水后,向西逃往陕郡。他对高仙芝说:“叛军力量很强大,不能和他们硬拼。潼关无守军,一旦叛军冲过潼关,京城就危险了,不如赶快去守潼关。”高仙芝听从了他。战败的报告送到了朝廷,皇帝罢免了封常清的官职,让他作为老百姓隶属高仙芝给高仙芝办事。高仙芝让他穿着黑色衣裳监督部署在左右的军队。边令诚拿着诏书来了,给他看,封常清说:“我之所以不拼死在战场,是怕污辱了国家的官职,被叛军抓住杀死。现在,我死乃心甘情愿。”当初,封常清战败后,直接进了潼关,想见皇帝汇报征战叛军的情况。到了渭南,皇帝下诏命他到潼关去。封常清忧虑恐惧,写遗表谢罪,说:“自从洛阳失守以后,三次派使者上奏章陈述讨贼战略,都没被接见。”又说:“我死了以后,希望皇上不要轻视这叛贼,那么国家就安定了。”到将被处死时,将遗表交给边令诚就去受刑死了,人们大多同情他。

宋祁等史官说:常清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欲入关见天子论成败事,使者三辈上书,皆不报,回斩于军。此论不虚。封常清,本非将才,是军中文吏。他求功心切,玄宗所用非人,致使他被错杀。玄宗无德,让封常清、高仙芝替自己代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