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问答 >

掩耳盗铃的故事

时间:2022-11-30 09:21:55 编辑:阿旭

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范氏家族被灭掉后,有人便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挂着的青铜大钟。小偷高兴极了,想把大钟背回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取不下来。小偷想到一个好方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铁锤,用力的朝钟砸去。只听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他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一响,不就等于告诉别人我正在偷钟吗?他心里一急,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钟声却悠悠的传向远方。小偷越听越害怕,使劲的捂住自己的耳朵。结果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的说到:把耳朵捂住就听不见钟声了。

他立刻找来两个棉花团,把耳朵塞住。于是,小偷放心的砸起钟来,响亮的钟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赶来,把小偷团团围住。小偷惊讶的问到:你们是怎么听到钟声的呢?有人回答到:你只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又没有堵我们的耳朵。小偷听完一脸尴尬。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延伸出了成语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掩耳盗铃的故事

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

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

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扩展资料: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原文:

“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

晋国的大夫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发出了况况的声音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

和他来抢夺这只钟,于是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害怕别人听见,很正常;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那就太糊涂了。

掩耳盗铃的近义词:

弄巧成拙

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指心思);拙:笨拙。本想耍小聪明,结果反而误了事。

出自:明朝·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孩儿系深闺幼女,此事俱是父亲失言,弄巧成拙。

示例:他本来想给大家一个惊喜,没想到却弄巧成拙了。

掩耳盗铃的反义词:

众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的。

出自:《玉娇梨》第二十回:“城中宣杂难住,莫苦就在众所周知石村卜一居,与白公为邻。”

示例:大家对于电脑走进百姓家都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