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指谁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典故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
关羽与刘备失散后,被迫进了曹营,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依然思念忠于刘备(或是汉朝),凸显了关羽的忠义感。
典故的意思本来是坚持节操,忠贞不贰,后来逐步又引申为在这里工作,心却想念别处,属于贴义。现在多用来比喻用心不一。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扶天子以令诸侯,大肆铲除异己。 此时, 刘备刚到徐州,根基未稳,于是曹操打算先将刘备除掉。曹操将刘备围困在徐州,双方力量悬殊,刘备很快溃败, 打算投奔袁绍而去。在混乱中,刘备与张飞、关羽失散。
后来,为了照顾两位嫂嫂,关羽不得已降了曹
操。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武艺和人品,因此想方设法要留他为自己效力。为此, 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候赐爵,还赠送了很多续罗绸锻、美女给关羽。关羽看也不看,都交给两位嫂子处理。
虽说关羽投降了曹操,但他与曹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其一,降汉不降曹;其二,赠养刘备两个夫人;其三,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兄长。曹操珍惜关羽的才能,答应了这个苛刻的条件。
有一次,曹操送给关羽一匹赤兔马,关羽非常高兴。曹操觉得奇怪,以前送给关羽那么多东西,他连看也不看一眼,为什么一匹马就如此高兴?关羽回答说 “这匹马能日行千里,有了它,我就能在得知兄长的消息后,快速地赶过去与他相见了。
后来,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那里,连夜给曹操写了一封辞别信, 带着两位嫂子向河北寻找刘备去了。后来,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

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是谁?
一、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关羽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第二十七回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二、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徐庶
徐庶初为刘备谋士,大破曹仁八门金锁阵。刚找到平台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被程昱设计骗入曹营,从此之后被软禁。母亲死后为了不违背自己的承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不为设一谋。民间俗语云: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便是此意。
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荀彧
出生名门望族,为人风采雅量足智多谋,当时已名重天下。曹操早期智囊团核心人物之一。辅佐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在匡弼、设计、密谋、举人等多方面均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但是荀彧一心复辟汉王朝的思想始终不为曹操所容,终身死曹营,为人所叹。
扩展资料:《三国演义》中,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战败,关羽在战乱中与刘备走散,他一路保护刘备的两个夫人,不得已之下与曹操达成“土山三约”,留在了曹营。
对于关羽的加入,曹操是高兴万分,他格外礼遇关羽,可谓是“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关羽始终心系刘备,他还公然提醒曹操,说他哪一日得到刘备的消息就会去投奔刘备。最后,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身边。
真实历史与演义相差无几,关羽迫于无奈降于曹操,最终还是与刘备相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