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无闲田闲田的意思
“四海无闲田”里“闲田”的意思:没有耕种的田。这句诗的意: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诗中描绘了粮食丰收的景象与农夫饿死的惨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赏析
诗的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是什么意思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意思是: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扩展资料1、出处及原文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悯农》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作者介绍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