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酒馆在哪
山东老酒馆在哪?
《老酒馆》是高满堂继《老农民》和《老中医》后又一部巨作,目前这部剧已经大结局,还是有不少观众想知道山东老酒馆真的存在吗?如果有的话,倒想去看看老酒馆的真实面貌。
陈宝国主演的《老酒馆》讲述了民国时期一家老酒馆掌柜谋生计,释大义的故事,大部分剧情都是围绕大连好汉街山东老酒馆这个地方展开,有些酒客表面上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慢慢你会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令人敬佩的品质和本事,所以老酒馆是个卧虎藏龙,品味人生百态的好地方。
那么剧中的山东老酒馆是否真实存在呢?据了解《老酒馆》的故事背景和框架是以编剧高满堂父辈经历为原型,那个时期,大连多数人口都来自山东,高满堂的爷爷带着全家闯关东来到大连,之后高满堂父亲在大连的兴隆街开了家酒馆。
《老酒馆》里的大连好汉街并不存在,所以山东老酒馆也不存在,但是它们有原型,好汉街的原型是兴隆街,而山东老酒馆的原型应该就是高满堂父亲开的酒馆,当然现在肯定没有了。
高满堂通过《老酒馆》这部剧展现了父辈的一段峥嵘岁月,而主人公陈怀海身上有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隐忍大度、胸怀宽广、正直善良、有情有义等,这些都需要现在的我们去学习。
《老酒馆》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向观众们传达了如今社会所需要的忠义和傲骨,人的一生有千千万万的坎要过,同样也有不少的收获,大家不要埋怨生活,越埋怨过得越艰难,陈怀海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所以《老酒馆》值得大家一看,一品。
大连有没有山东老酒馆?
现在大连是没有山东老酒馆的,不过这部剧火了以后,说不定就会有了。剧中的山东老酒馆是开在了大连好汉街,它的原型就是今日的兴隆街。
俗话说,杯酒人生,杯中乾坤。一杯烧刀子能品出人生百味,一条兴隆街能看尽浮华世界。当年,高满堂父亲的老酒馆就开在这条街道上,商业街店铺林立,五行八作,有烧饼铺、酱肉铺、扎纸铺、点心铺、药铺、当铺……行人匆匆,店门口主顾们出来进去,很是热闹。
父亲对高满堂说,酒这东西神奇得很,像是照妖镜。有的人喝了酒是豹子胆,醒了酒是兔子胆。喝起酒连说话都要小心的人,是白吃白喝看白眼;那种喝了酒就把胸脯拍得山响的人,要离他远着点儿。如今,父亲已经去世多年,可他的话高满堂一直没有忘记,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他的人生观。父亲开的老酒馆,高满堂没见过,可父亲念念叨叨了几十年,老酒馆里的人和事高满堂耳朵都听出老茧,早已生根发芽,只是一直没有破土而出。
谈及为何要拍摄《老酒馆》,高满堂表示:“写父辈的故事,越写越有精神头。”创作近40载,高满堂初心未改:“我愿意让创作速度慢下来,因为有了原创,中国的电视剧才有长久的生命力。”近年来,高满堂一直致力于用作品弥补历史记载的空白,为东北近代史上那些默默无闻的平民英雄树碑立传。来老酒馆喝酒的英雄豪杰既有义薄云天的侠气,也有侠骨柔肠的情怀,上至末代皇后下至地痞流氓,几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谱写了一幅海纳百川的“东北风俗画”。
然而,《老酒馆》作为一部年代剧,创作并不容易。在高满堂看来:“我们现在的年代剧,总体情况是不错的,但是也有一些年代剧模糊了历史,模糊了英雄。我们有一些历史剧、年代剧,把年轻的观众引入了歧途,这无不让我们感到担忧。”如何拍好年代剧?高满堂分享了《老酒馆》拍摄的经验,他说:“年代剧最难把握的就是离奇和传奇的关系,传奇可以增加审美的丰富性和愉悦性,而离奇就是混淆历史,歪曲历史。”高满堂介绍,《老酒馆》首先做到的一点就是传奇不离奇,让历史清晰起来,拒绝阴气、死气、腐朽之气。让历史亮起来,就是要准确地反映历史,大力弘扬我们五千年的优秀传统,讴歌那些真正的、真实的、充满正能量的英雄人物,让观众倾听到恢宏而响亮的历史。

山东老酒馆现在在什么地方?
现实中的老酒馆在大连的兴隆街上,兴隆街还有一个更被外人所熟知的名字,叫五金批发市场。
这部电视剧的主角陈怀海是以编剧高满堂的父亲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高满堂的爷爷带着全家人闯关东来到了大连安家落户,后来高满堂的父亲就在兴隆街上开了这家酒馆。当时高满堂十分崇拜自己的父亲,长大后高满堂做了编剧,便以自己的父亲为原型写下了《老酒馆》这个剧本。
剧集评价
《老酒馆》对剧中主要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度而全面的揭示与解读。该剧没有让陈怀海成为一个高大全式人物,这个人物魅力主要在于,他头脑清醒,识时务顺趋势,向往太平盛世。
在他身上,除了有做人的仁义品质,还有一种浓郁的家国情怀。该剧既植根于现实主义创作,又通过对原型人物做艺术化处理,使作品更具张力与人性深度。(辽宁省文联一丁评)。
该剧通过群像叙事的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该剧既有扣人心弦的悬疑色彩,也有令人捧腹的喜剧元素;既有对酒当歌的浪漫情结,也有胸怀天下的民族大义;通过多重元素的结合,呈现了一副生活气息满满的“东北民俗画卷”。(《羊城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