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问答 >

志当存高远什么意思

时间:2023-01-23 07:48:26 编辑:阿旭

志当存高远什么意思

志当存高远的意思是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志当存高远一句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一书中,原句为“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诸葛亮集·诫外甥书》中的另一则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该句也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诸葛亮集·诫外甥书》一书是诸葛亮写给他二姐的儿子庞涣的,诸葛亮13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赶赴豫章太守任所。诸葛亮的两个姐姐一个嫁给襄阳大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诸葛亮非常敬重庞德公,多次上门求教,庞德公也十分器重诸葛亮,称之为“卧龙”,称其侄庞统为“凤雏”。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中庐县蒯家大族蒯祺,随后造化弄人,二姐夫在争战期间被蜀将孟达的部队所杀,诸葛亮的《诫外甥书》是教导外甥庞涣该如何立志、修身、成材的。

志当存高远什么意思

志当存高远是什么意思?

志当存高远,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该句出自三国诸葛亮《诫外甥书》。

《诫外甥书》

原文: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译文:

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使几乎接近圣贤的那种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

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事务和感情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做到这些以后,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

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扩展资料:

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做为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不然理想就可能会成为一种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沦为平庸下流。

诸葛亮的这封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意志坚定,加之缜密地思考,然后付之于行动,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反之,则必然失败。曾国藩在家训中也曾教育子女说要“有志、有识、有恒”。

有志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些非同寻常人物的观点都凝聚了他们毕生的人生经验在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诫外甥书》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234年在五丈原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