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公主真实历史
福康公主(1038年-1070年),宋仁宗赵祯长女,母昭节贵妃苗氏,同母弟雍王赵昕。
公主自幼精警聪慧,性纯孝,仁宗十分宠爱,她先后被封为福康公主、兖国公主、沂国公主、岐国公主、楚国大长公主。熙宁三年(1071年)逝世,年三十三岁,谥庄孝,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后宋徽宗又加周、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
福康公主,宋仁宗爱女,母苗贵妃。宋仁宗子女稀少且相继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其中长女福康公主作为皇帝十多年里仅有的孩子,受到的宠爱远非一般公主可比。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仁宗曾经生病,她服侍在父亲身边,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发珍爱她。四周岁时,辽国提议和亲,为富弼所阻。
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为二十岁的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公主母苗贵妃母凭女贵,同年晋封为贤妃,三代特赠东宫三少官。福康公主是宋朝第一个有册封礼的公主,仁宗花费了数十万缗钱为公主建造府邸。兖国公主出嫁后,月给千贯,待遇如同皇太子。

福康公主在真实历史上,真有那么惨吗?
哎,一声叹息,原来波婶的历史“知识”都是从电视剧里get的。
剧情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从小被皇帝老爹捧在手心里的掌上明珠福康公主,最后被下嫁给老爹的侄子,结果还遇上一个恶毒婆婆,被下药强行同房,还被老公打。33岁香消玉殒,这中间还穿插着与宫廷太监的知己过往……
天呐,北宋这位公主真有这么惨吗?
大龄剩女,驸马难选
历代以来,公主们的傲慢骄横、作威作福事迹,在史书记载中可谓屡见不鲜。比如,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包庇杀人犯法的家奴,唐代太平公主权倾朝野,财富如山。
不过宋代公主没有前朝那么胆大妄为,也没有多少法外权利,反之行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约束和限制。
因为宋朝统治者强调“法者天下公器,若屡违诏令,虽天子之子亦不得而私。”
回到《清平乐》里提到的这位福康公主,其真名史上并无记载,波叔估计电视剧里的“徽柔”,大概是小说作者根据《宋大诏令集》里一段史料起的名字:
皇长女福康公主、闲和居德。秀映栖神。聪悟之姿。匪繇于外奖。徽柔之性。乃蹈于自然。朕怀先后之慈……
宋仁宗子嗣不旺,除了四个女儿,其余的都在幼年夭折,福康公主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宋仁宗已经28岁。
按照惯例,皇子公主们到了十四五岁就要被张罗婚事,可福康公主18岁还未婚配,在当时已经算是大龄剩女。
为什么会拖了这么久?
因为在宋代,“驸马”可真不是个好差事,满朝权贵对它都提不起兴趣。
一是,作为皇帝的女婿,驸马要讲究家世门第,可选范围其实很小。
二是,因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武夫出身,建国以来一直以“兴文抑武”为基本国策,武将长期被打压。如果驸马是武将,迎娶公主后要被解除全部职位,再授予节度使这样的虚职,领一份丰厚的工资度完余生,建功立业就没指望了。如果驸马是文官,处境也不好过。公主是皇帝的女儿,下嫁后驸马全家老小还得每日请安,此外驸马不得娶妾。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一旦当了驸马政治生涯也就结束了。
当时,驸马候选人大概有三位:
第一人选是已故太后刘娥的侄孙刘永年。
可惜刘永年比福康公主大19岁,而且已娶妻生子,要将公主许配给他,就要拆散人家家庭,不仁道;
另外,宋仁宗即位起,朝政就被刘太后把持了多年,打小他就畏惧太后,好不容易等太后死了自己亲政,当然不希望刘家再度与皇家结亲。
第二人选是宋仁宗第二任皇后曹氏的侄子曹评。
曹评年纪和福康公主相仿,精通书法,还是位神射手。为人低调谦恭,世人称他有君子之风,和福康公主看似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但宋仁宗却不这么认为。
这位曹皇后精通权术,在朝中名声不错,此前她已经将侄女许配给了赵宗实(后成为北宋史上最可怜的皇帝宋英宗),如果这次再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她的侄子,等他一驾崩,曹家擅权自立,这大宋江山岂不是亡于他手。
为了大宋基业,福康公主断然不能嫁给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