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思是沿着一条弯弯曲曲倾斜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飘浮的地方居然有着几户人家。出自于杜牧《山行》,此诗是诗人在深秋时节远山旅行,沉醉于山中美景时所作。
首句通过一个“寒”字不仅点明了此时正值深秋时节,还为后面的描写做出了铺垫。次句的“深”和“有人家”,生动形象的表明了山虽高但充满生气。全诗描绘了一幅色彩热烈的山林秋色图,歌颂了大自然秋色之美,表达了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因其晚年居住在长安南樊川别墅,所以后世称之“杜樊川”。杜牧的诗、赋、古文都有很高的成就。杜甫是在吸收和融化了前人的长处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其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遣怀》、《樊川文集》等。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那条弯曲的石头路,斜斜地一直通到寒山的最高处; 那一片白云升起的地方,住有几户人家。寒山: 深秋时分,山带寒意。斜: 在这里读作:狭,指斜长弯曲。这两句诗描写: 秋日的山林景致,石径斜上山顶,白云围绕人家,风光清美,不染烟尘,雅致而可爱。
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