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是谁
安禄山是唐朝的历史人物,是安史之乱的发起人之一,并且建立了燕政权。
安禄山是胡人血统,名为轧荦山,从小就生活在突厥。长大后的安禄山学习了多国语言,成为一个买卖人口的人贩子。
后来安禄山与同乡史思明因为偷盗被抓,被抓后言语豪放,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看中,得以进了军队。安禄山打仗骁勇,机灵聪慧,善于贿赂,逐渐在朝中得到重用,成为唐玄宗身边的红人。
唐玄宗时期,杨贵妃在宫中十分受宠,安禄山为了讨好贵妃就请求做杨贵妃的养子,每次进宫都会去拜望杨贵妃,再拜见唐玄宗,唐玄宗问他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都是把母亲放在前头,把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后不仅没生气还很高兴。
有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偏爱,安禄山在朝中青云直上,最后他自己请求担任了河东节度使。在地方上准备充足以后,安禄山就发动了安史之乱,然后僭越称帝,国号大燕。
安禄山因为过于肥胖,又长年长疮疖,渐渐失明,每次穿衣就需要亲信李猪儿伺候,他的儿子安庆绪就买通了李猪儿在给安禄山穿衣的时候杀死了他。

安禄山是什么人
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人。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母亲阿史德氏为突厥族女巫,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就死了,一直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他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一级的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官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天宝十载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天宝十四年狡黠奸诈,骁勇善的他拥有重兵,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叛乱后称帝,做了二年瞎眼皇帝,被其子谋杀。
安史之乱爆发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