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旭网
当前位置: 尊旭网 > 知识 >

unctad数据库

时间:2024-02-19 18:55:25 编辑:阿旭

谁能给我提供2000--2009年世界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啊。我查了WTO,UNCTAD数据库都找不到。就要写论文了

(金额单位:亿美元,中国海关统计)

年份 总额 我出口 我进口 中方逆差
2000 31.4(↑37.4%) 14.6(↑6.2%) 16.8(↑84.8%) -2.2
2001 35.7(↑13.5%) 16.2(↑10.6%) 19.5(↑16%) -3.3
2002 52.6(↑47.5%) 20.4(↑26%) 32.2(↑65.4%) -11.8
2003 94(↑78.7%) 30.9(↑51.5%) 63.1(↑96%) -32.2
2004 133.3(↑41.8%) 42.7(↑38%) 90.6(↑43.6%) -47.9
2005 175.6(↑31.7%) 46.9(↑9.8%) 128.7(↑42.1%) -81.8
2006 234.1(↑33.3%) 57.4(↑22.4%) 176.7(↑37.3%) -119.3
2007 306.2(↑30.8%) 75(↑30.7%) 231.2(↑30.8%) -156.2
2008 285.8(↓6.7%) 90.8(↑21.1%) 195(↓15.6%) -104.2
2009 205.3(↓28.3%) 85.8(↓6%) 119.5(↓38.8%) -33.7

这是非礼宾和 我国的 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


rca指数是什么意思

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 (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服务在世界服务中的竞争地位。如果RCA_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_RCA_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_RCA_1.25,则表明该国服务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_0.8,则表明该国服务竞争力弱。扩展资料中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始终处于0.8之下,说明中国服务竞争力弱,美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徘徊在1.3左右,振幅不大,并大多数年份都在1.25 以上,说明美国服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特别是美国的服务贸易RCA指数都大大超过了中国的服务贸易RCA指数,说明中美服务国际竞争力差距很大,我国服务贸易RCA指数与马来西亚变化相近且略低,在1994年之后,马来西亚服务贸易RCA指数上升,至1997年后,马来西亚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其服务贸易RCA指数与我国的差距缩小,因此我国与马来西亚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而俄罗斯与我国服务竞争力不相上下,两国同处于弱势地位。


印度软件业有何发展趋势

  一、印度产业的优势

  1、资源丰富与优越的地理位置

  印度土地总面积316万平方多公里,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人口已突破10亿(2001年5 月)。印度有将近80%的人口居住在大约55万个农村区域,人口成长率超过2%。位处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因地理位置关系,造成印度与欧美有将近半天的时差,白天印度开工,到晚上刚好又是欧美办公时间,通过因特网,欧美企业便可即刻检视印度白天工作的成果,然后再经过因特网传回修正指令,如此几乎是一天24 小时都在工作,形成著名的“全天候产业──日不落经济”,这也是印度软件产业的特色。

  2、杰出的教育训练

  A. 数学

  印度教育从中学开始,考试就很少有选择题,以培养学生完整的逻辑思考能力。

  印度软件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与软件人才的逻辑分析能力有很大关系。谈到逻辑,就会想到具有可以培养统整性推理以及层次性分析的数学,印度数学的教法,跟台湾不大相同,台湾数学教法有一些部分还处于填鸭式教学,如此将限制了学生的推理模式。从以上的报导来看,数学从定义、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题目解出来,与写软件需要的分析和逻辑能力一致性很高。也可见得逻辑分析不只在软件业,在其他需要用到脑力的行业也是同等重要。

  B. 英文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增强与客户的沟通能力;特别是不用体态语言就正确地进行表达,而这种能力在人际对话中十分重要。

  要与外国客户沟通无障碍,其掌握英语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印度独立以前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成为该国的官方语言。这一特点使印度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上具有很多的便利条件,印度开发的软件可直接出口英语国家,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

  二、政府政策

  1990年代,发达国家对各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调整,由以硬件为主导向以软件为主导过渡,软件对电子信息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印度抓住这一契机,大力推行并订定政策协助软件业的发展。以下分几点说明:

  1、注重人才培养

  印度政府重视本国软件相关教育,从先进国家喜爱聘用印度软件人才可以看出,除了在薪资方面外,还得益于印度有良好的科技教育基础及英文教育基础。在大量私立软件学院还没有普遍开设之前,印度有5?6所在国际上很有声誉、教育质量非常好的理工科大学,它们培养了大量印度本土的电子信息人才。同时支持人才出国发展,回国服务。相较于台湾,教育方针虽为全才发展,但是通才者又分为两类,一种是天才型,另一种则为一知半解型。台湾有多数人是对各方面都略懂一些,但肯深造的人却非大多数人,以至于专精者不多。在培育专业人才方面,台湾重点产业和大学教育人才的做规划性的培养两者之间仍有落差,此乃是台湾的隐忧之一。

  2、创造有利于软件业发展的法律环境

  印度政府为了保护软件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这些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对版权者的权利、软件的出租、用户备份的权利、侵权的惩处和罚款的功能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为了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印度政府于2000年颁布《信息技术法》。确定了认可电子合同、电子文书、数字签字的法律依据,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得外国软件企业敢在印度投资。相较于台湾盗版之猖獗,一方面是民间风气的败坏,另一方面政府对此产业订定的法律不够明确,以至于软件业成长困难。

  三、印度产业发展的启示

  台湾的环境资源和人力优势都不及印度来得丰富,但是印度发展软件业所不能欠缺的,就是相关硬件。在硬件方面,主机板、电源供应器、滑鼠、CD-ROW、绘图卡、计算机外壳、扫描机、笔记型计算机等,台湾的技术是称得上世界一流的,虽然有些产业外移到大陆,但技术的交流依然互有往来。因此在产业发展上,台湾与印度属相辅相成状态,台湾的硬体设备可以外销给印度,换取软件技术;或是台湾厂商在印度投资设厂,运用当地成本便宜的条件,在当地制造贩卖,一来可以免除台湾出口的关税,二来可以节省运费,增加利润。当然,这除了民间的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行,如此台湾信息产业才会有亮眼的成绩。

  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软件业蓬勃发展,大量外汇涌入,使政府税收增加,且为了创造更大的利益,政府兴建许多公共设施和软件工业区,进而带动相关产业成长,例如:软件工业区的设立,带动水泥工业、建筑业、通讯业等相关产业发展;高速公路的兴建使周边工业区货物流通更方便,也吸引商人开设商店等民生相关产业。如此的良性循环,一个国家才能有成长的空间,相较于台湾经济发展状况,有许多方面,需要从一些正处于开发中国家的身上学习,不要在一味追逐欧美等先进国家背影的同时,忘记了台湾创造经济奇迹时所拥有的理性思考与态度。

  四、结论

  印度从一个落后的文明帝国,发展成未来足以影响世界经济的霸者,其背后工程之浩大,推手之多,可以想象。在纵观世界市场趋势,会发现掌握市场的国家,不会是现在的已开发国家,而是这些富有潜力的开发中国家。上述正是印度何以快速成长的原因。产业带动产业的结果,使货币流通更广,人们财富累积增加,进而使印度人生活渐趋向高质量,人文素养走向高水平的境界,这些环环相扣的整体发展,也就是现今整体分析结果和印度为何被称为金砖的原因。全世界投资者正紧锣密鼓地筹划,在往后的十年、二十年,世界上的经济霸主,不是美国,而可能是技术以及经济曾经落后欧美国家许多的印度。


印度软件业的天然优势有哪些

一,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处于闭关锁国的境地,然而,“印度的软件之父”柯理却把软件概念引入印度。70年代,许多国家、企业集中精力开发电脑硬件,对于软件,当时人们认为是附加的、免费的而且不能获利的。但是,柯理认为软件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软硬件是一体的,硬件达到某种规模之后,软件势必有大量需求。”同时,柯理发现开发硬件需要基础设施和资本,而印度没有足够的条件来开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因此,印度的贫穷迫使它不得不从事软件开发,因为印度人“有优秀的数学头脑,绝对可以编写出最好的软件。”根据《开启印度信息革命》一书的介绍,当时印度全国电脑不超过20部。今天,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印度开始以软件开发作为国家的支撑产业时——的艰辛状况。

第二,印度的落后体制与先进的信息科技相互碰撞。我们都知道,印度仍然处于僵化落后的管理体制下,正如旅行文学大师奈波尔所描写的,“官僚体制与种性制度共同交织成的幽暗国度”。可以说,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不断地突破僵化管理体制的历程,比如柯理游说政府解除电脑硬件进口的管制。1991年印度软件协会主席米塔锲而不舍,登门16次,才与财政部长会面半小时,为软件业争取到租税优惠。这种不断的碰撞,终于使政府意识到信息科技的重要性,反过来政府倾力扶持软件业,1999年印度成立了IT产业部,当年有16个省的省政府宣布IT政策,有7个省成立专职工作小组或委员会。事实证明,这些机构不是摆设,而是印度软件业发展实实在在的引擎。

第三,两极分化下催生软件王国。印度的两极分化有目共睹,去过印度的人都有感受,在摩天大楼的下面,成群结队的乞丐肆无忌惮地乞讨,甚至抢夺游人的提包。正如诺贝尔奖得主帕兹所形容的:印度充满“两极化对照形成的歧异”。因此,国内许多IT名流据此认为印度的“软件大国”地位不足挂齿。

印度有70%的人口是文盲,而同时它有41万软件技术人员,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印度全国有1832个教育性科研机构和理工学院,每年大约培养7万个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员。如今在美国,1/3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有25万人深入硅谷,这足以让世人吃惊。有人形象地比喻,印度是依靠金字塔尖的2%的精英带动98%的平民。难怪比尔•盖茨在第一次访问印度后,就断言:在未来几年中,“印度有希望成为一个软件超级大国”。尽管文盲、人口与贫穷仍然是印度当前的三大难题,而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在2008年造就“百万软件人才”。

第四,软件业的外销策略的成功应用是印度软件业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印度发展软件业主要有两种外销策略,第一种是所谓的“到岸服务”,即由印度软件公司外派工程师,驻扎在国外客户处,完成设计;第二种是所谓的“离岸服务”,即在印度完成软件程序开发,传输到客户端进行测试、安装。这两种业务分别占印度软件产值的57%和35%。换言之,印度提供的主要是定制式的软件服务,有品牌的套装软件占的比例很小。所以,有人称印度的软件业模式是“软件代工”,类似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加工业。

当然,看到印度软件业奇迹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印度软件业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比如:人才流失;高附加值产业链无法形成;过于依赖产业导向的教育,导致研究失去前瞻性;官僚机构的低效率;各邦之间在推动软件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恶性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以及其他深层的社会问题。我们呼唤中国的“柯理”,我们不希望我们今天所说的IT,仅仅是指“印度的明天。
1989年印度软件业总产值为2000万美元,1999年达到40亿美元,绝大部分是出口,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


据麦肯锡预测,印度IT服务业在未来五年将增长五倍,年出口额超过500亿美元。目前印度的软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超过了印度全国出口总额的20%,在全印度GDP份额超过了2%。


印度有一批大型软件公司,前四名分别为TCS、Infosys、Wipro和Satyam等,这些公司规模都超过万人。TCS是印度头号财团Tata下属的咨询公司,财团总资产超过100亿美元;Infosys于199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印度公司,全球500强之一;Winpro是一家相对集权的公司,创始人阿芝姆•普莱姆杰拥有超过八成的股份,普莱姆杰也成为印度首富;Satyam是它们中第一个在中国投资的。


“四大金刚”在中国落户,还处于观望状态,投资也不大,像Infosys在华投资尚未定案,不过另外两家来自印度的NIIT(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和APTECH却几乎垄断了中国的IT长期培训市场。NIIT成立于1981年,是全球惟一教材开发达到CMM 5级的教育机构。这两家公司用类似于培训中国厨师的方法培训软件工程师:招生、培训,直到学生毕业、找到工作,两家公司的学费也一样:1.8万元。


在软件开发和出口创汇方面,印度与中国相比处于绝对优势,而在基础的IT培训方面,印度人更是杀到了中国家门口来。目前,中国的IT企业只有华为在印度有一家规模不大的软件公司,该公司甚至因为被诬陷“为塔利班编写软件”而被印度政府调查,事实证明纯属莫须有。


分析一下印度软件模式的成功因素,关键在于引进CMM认证,CMM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会搞的一套软件工程标准,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共分五级,印度人对此标准异常热心,全球获得CMM5认证的软件公司不过几十家,印度占了60%以上。


前两年,一批中国软件企业老总去印度考察一番,回国后掀起了一股CMM初级认证热潮,很多中国人对CMM认证也不以为然,但有一点无法回避,那就是CMM是硬文凭、是护照,没有它,连软件国际市场的门都难以迈入,它实际上也是美国标准。


不过,印度模式是处于全球软件业价值链的最底层,在孟加拉的女工为沃尔玛的血汗工厂努力工作时,班加罗尔的程序员们也在为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软件订单埋头苦干。这些订单可能已经被倒手好几次,利润被层层盘剥,而且这种代工受美国经济影响很大,一旦美国经济不景气,班加罗尔的工程师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所以,对西方列强而言,班加罗尔是软件业的血汗工厂,而中国连成为“血汗工厂”都很艰难,因为中国的软件业是一盘散沙,各有各的标准,标准太多则造成没有标准的现实局面,照搬CMM是一条路子,但不妨换个思路,能不能制订中国自己的软件业标准?毕竟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市场。


  • 上一篇: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