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个最,那么就不好评判了。
简而言之,按时间顺序说一下:
1,30年代到40年代垄断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乔戴维斯,把斯诺克从防守带向连续进攻获取胜利的方向上,将斯诺克的观赏性大大提高,第一个打出单杆147的人。
2,90年代统治者亨德利又是一个巅峰,把斯诺克防守为主,进攻为辅的格局打破,让斯诺克进入进攻型打法时代,大大缩短比赛的时间,他巅峰时期的7个世锦赛冠军和8杆147就是证明。
3,奥沙利文(75三杰中最受欢迎的),亨德利之后又一个进攻走位非常流畅的人,而且流畅度无人可比,11杆147不是终点,是当今斯诺克比赛票房和收视率的保证。
4,保罗亨特,斯诺克史上最大的遗憾,温布利之王,在去世之前夺得3届冠军,被认为斯诺克选手中最擅长打大师赛的人,只可惜英年早逝(我印象里26岁左右得肝癌,过了1年作用去世了),在当时温布利赛场上,好几次都是用超级大逆转(对手甚至是希金斯)让粉丝们疯狂,在赛场上他绝不放弃,那时候他24岁左右,如同现在的丁俊晖,但是那种不言败的成熟绝对是超越年龄的。打法流畅度走位流畅度直追奥沙利文,从来不害怕难度球,很多贴库球的准度让我印象深刻,看了当时的比赛,观众明显是偏向保罗亨特的。曾经有记者问:有人说你想的像贝克汉姆……他:谁说的?我比贝克汉姆帅!他还说过,自己的头发比斯诺克球杆更重要。加上他的帅气,可想而知,当然喜欢斯诺克的女球迷有多少是在他的麾下,难怪奥沙利文跟他比赛都被观众喝倒彩。他的打法流畅,很可能是继奥沙利文之后又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在温布利赛场上已经创造了奇迹,他曾经说过他要夺得7届温布利大师赛冠军(亨德利7届世锦赛冠军)。天妒英才,他一切梦想都夭折在不公的命运面前……(在他去世后,有很多人建议大师杯改名保罗亨特杯以纪念这位早逝的天才)。
在他短暂的职业生涯里,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创造更多的奇迹,但是就给我们球迷很多猜想……
如果他还在,现在热爱斯诺克的我们就多了一个选择,而女球迷们有一大半不是疯狂追随奥沙利文,而将是追随保罗亨特。如果他在,或许可以创造更多奇迹。但是上天留给我们太多的猜想,而更多的是遗憾……
姓名:保罗亨特Paul Hunter
国籍:英格兰
转为职业选手:1995
现居地:Leeds 出生年月日:19781014 年龄:26
世界排名:4 上赛季世界排名:8
职业生涯赢得奖金:£1,401,850(不包括此赛季)
上赛季赢得奖金:£214,500 赢得奖金最多赛季:£366,150 (2001-02)
单杆过百次数:73 单杆最高分:146
排名积分赛冠军:3(2002 and1998威尔士公开赛,2002英国公开赛)
在他第一个职业赛季中,便有十二杆单杆过百,并升至世界排名第五位。
在1998及2002年赢得了威尔士公开赛的冠军。1998年他以9-7击败肯达赫蒂Ken Doherty夺冠,在十六强比赛中最后三局全胜以5-4淘汰奥沙利文O'Sullivan,四分之一决赛中最后两局全胜以5-4淘汰彼得艾伯顿Peter Ebdon那一年他击败了五个世界排名前十六的选手后夺冠。2001年他在这项赛事中败给达赫蒂后同样也成为了亚军,02-03赛季则是闯入了四分之一决赛。
仅仅在他第三次参加温布利大师赛时他便赢得了这项赛事的冠军。半决赛时他以6-4击败史蒂芬亨得利Stephen Hendry。在后来的决赛中前八局他输掉了六局,但在中间休息时,经过与他女友的商讨,执行了B计划,(容许我插一句:B计划是什么鬼计划啊?),最后以10-9击败了弗格奥布赖恩Fergal O’Brien,夺取了冠军。
在他夺冠一年后。,在下一年的比赛中,他在一度0-5落后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的情况下,最终以10-9赢得了冠军,他是史上在这项赛事中做到成功卫冕的第三个球员。可是在2003年,他在半决赛中被击败,失去了完成夺取这项赛事冠军的帽子戏法的机会,也结束了之前在此项赛事中十连胜的战绩。
乔·戴维斯(Joe Davis), 约翰 希金斯
英格兰,1927至1946年间蝉联15届的世界锦标赛冠军。 弗雷德·戴维斯(Fred Davis),英格兰,乔·戴维斯的弟弟,其长达60年的职业生涯可谓令人敬仰,可谓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斯诺克事业。在其兄退役后曾8夺世界锦标赛冠军。 约翰·普尔曼(John Pulman),英格兰,在1960年代称雄斯诺克台球,1957年至1963年蝉联8界世界锦标赛冠军。 克里夫·桑本(Cliff Thorburn),加拿大,目前仅有的三位获得过世锦赛冠军的非UK的选手之一。 雷·里尔顿(Ray Reardon),威尔士,1970年代获得过6次世锦赛冠军。 亚历克斯·希金斯(Alex Higgins),北爱尔兰,1972年和1982年两届世锦赛冠军。 斯蒂夫·戴维斯(Steve Davis),英格兰,1980年代获得过6次世锦赛冠军。绰号“天然金块”(The Nugget)。1982年,他还幸运地成为第一个被摄像机完整录下单杆打出147度满分过程的选手。至今仍未淡出斯诺克球坛。 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北爱尔兰,1985年世锦赛冠军,同时还以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而著称。 斯蒂芬·亨德利爵士(Stephen Hendry),苏格兰,1990年代获得过7次世锦赛冠军,被誉为“台球皇帝”,更保持着最年轻的世界锦标赛冠军(21岁零4个月)和最多满分杆147分(10次)等诸多辉煌记录。 斯诺克“四大天王”之一。 吉米·怀特(Jimmy White),英格兰,被称为“千年老二”,职业生涯一共6次世锦赛亚军,真正的无冕之王。同时也是历史上斯诺克 奥沙利文
选手中最有人缘最受欢迎的一位,其另外著名的绰号是“旋风”,左手击球。英女王特为他封爵。 肯·达赫迪(Ken Doherty),爱尔兰,1997年世锦赛冠军和两次的世界锦标赛亚军,被誉为“解球之王”,同时是唯一一位集业余组、青年组、职业组世界冠军于一身的人,也是目前仅有的三位非UK的世锦赛冠军之一。 保罗·亨特(Paul Hunter)英格兰,三次斯诺克大师赛冠军,被誉为“台坛小贝”,2006年10月9日因癌症去世,虽然短暂,但犹如一颗滑过天际的流星,光辉灿烂。 罗尼·奥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英格兰,2001年、2004年、2008年的三次世锦赛冠军得主,同时还保持着在电视转播的比赛中最快的满分杆记录(5分20秒)和满杆度147分最多的记录(10次)。特点是左右开弓,击球速度快,因此也赢得了“火箭”的绰号,75三杰之一。斯诺克“四大天王”之一。 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ams),威尔士,2000年和2003年的两届世锦赛冠军,因为是左手打球,而且以击球精准而著称,有“金左手”的美誉,75三 亨德利
杰之一。斯诺克“四大天王”之一。 彼得·艾伯顿(Peter Ebdon),英格兰,2002年的世锦赛冠军和两届世锦赛亚军,以防守严密和持久作战闻名,他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标志性的光头形象。 尼尔·罗伯森(Neil Robertson) 绰号:墨尔本机器 出生日期:1982年2月11日 居住地:澳大利亚 (墨尔本) 临时世界排名(截至2010赛季):2 转职业时间:1999年 上赛季奖金:145,275英镑 职业生涯总奖金:268,220英镑(从转职业到06/07赛季截止) 正式比赛单杆最高分:147(10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使用球杆:John Parris-Ambassador(大使) 2010世锦赛冠军 约翰·希金斯(John Higgins),苏格兰,1998年,2007年,2009,2011年的四届世锦赛冠军,绰号“苏格兰男巫”,以对母球的控制力和冷静的临场发挥著称,75三杰之一。斯诺克“四大天王”之一。 马修·斯蒂文斯 马修·斯蒂文斯
(Mashu Stevens),威尔士,2000年和2005年的两届世锦赛亚军,有“威尔士龙”之称,也是有名的无冕之王之一。 肖恩·墨菲(Shaun Murphy ),英格兰,2005年的世锦赛冠军,80后的代表球手之一,年轻与成熟并存,实力与心理兼具,未来很有可能统治斯诺克球坛的选手。 马克·塞尔比(Mark Selby )80后杰出选手。07年世锦赛而初露光芒。 傅家俊,中国香港球手,有“神奇小子”的外号,曾经的亚洲斯诺克球坛第一人。 出生年月:1978年1月8日 宗教信仰:佛教 曾经的绰号:神奇小子 最欣赏的运动员:巴斯滕,亨德利 台球生涯最难忘的事:1995年获得加拿大西岸公开赛冠军 转职业时间:1998年 丁俊晖
07/08赛季积分:18075 08/09赛季积分:14775 临时积分:32850 临时世界排名(截止至09威尔士公开赛结束):第5位 近几个赛季排名:14-27-22-25-16-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