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研究易经的人不建议占卜,这究竟是为什么?
人类对于神秘未知的事物总是抱有无限的求知欲望,自然我也不例外,常常令我诟病的三分钟热度也均起源于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向往,例如没有看过的风景,没有尝试过的事情,还有没有相处过的人。也正因此,自从我遇见周易之后便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周易即易经,由《经》(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组成)与《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两部分组成。《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但对我来说,它讲述的更多的依然是做人的准则。有人说周易就是学来算命的,非也,细观每一页,哪些不是老祖们毕生的精华。同样身为算命占卜的学术,诞生于西方的塔罗从根本上却与之有异,周易主张“天命不可违”,而塔罗则更加倾向“保持不变的状态下事物的发展趋势”。站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大群众对之都保持着半信半疑的举动,理性的人聪明的说“那些都是骗人的把戏”,然后拉出来一系列诸如巴纳姆效应的东西劝诫你说那些都是错的;反之沉迷的人会觉得它说的就是自己,准确的无可厚非。就像程序员们永远在争执java和python哪个是最好的语言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我们没有必要去争执它是否存在,如果有意义,尽管拿去就好了。
"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通晓了易经之学,对事理都明了了,不需要占卜就能够知道命运怎么样。1、“知易者不占”出自孔子《论语》,其原话为: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白话译文: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假若没有恒心,连巫医都做不了。’这句话很好呀!《易经·恒卦》的爻辞说:‘三心二意,翻云覆雨,免不了要遭受羞辱。’”孔子又说:“这话的意思是叫无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罢了。”2、“善易者不卜”语出荀子《荀子 大略》,其原话为:“善为《诗》者不说,善为《易》者不占,善为《礼》者不相,其心同也。”白话译文:精研深解《诗经》的人不会到处炫耀诉说,精研深解《易经》的人不会热衷于占卜,精研深解《礼》的人不会辅相他人充当司仪,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深度已经与这些经典一致了。扩展资料:荀子《荀子 大略》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涉及内容广泛,反映出荀子思想的大概,所以把它总题为“大略”。论述最多的是荀子“隆礼尊贤”的思想及各种礼节仪式,其他如“仁义”、“重法爱民”、“义”与“利”的关系以及教育、修养、学习、交友等内容均有涉及,且颇多警策妙语,可与《论语》媲美。“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虽然出处不同,但因这二者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后人把这两句话并在一起说,表示到一定程度不需要占问就可以知道结果,可以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这句话的核心,是说善易者能法天地之理,循道而行,心里无惑,没有什么疑惑需要占卜寻求上天指引的。所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是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善易者不卜很多人引用,很多古书古文里都有。其实大多表示的意思是不用卜而知道结果。但是经常蕴含更高一层的意思,是讲事实而不是讲道理。是说善易者不常卜,原因是周易讲天地之理,善易者理法天地,循道而行,心里无惑,根本就不需要占卜,所以不卜。